3、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需要。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置身到一个新的天地,扩大了生活圈,新的环境,好玩的玩具,强烈地吸引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喜欢在幼儿园学习、生活。
三、培养幼儿生活技能
1、饮食:幼儿刚入园时的做事速度慢,多数孩子喜欢让老师喂饭,幼儿独立进餐的能力、进餐的速度不一,不喜欢在一个位置上进餐,喜欢走来走去。不能做到饭后漱口。对环境比较陌生,再加上分离焦虑,孩子们的吃饭问题真是让人头疼。老师既要对幼儿出现的挑食,进餐慢等现象给予接纳,要培养孩子动手能力。引导孩子不挑食,喜欢吃各种食物,激发孩子独立用小勺独立进餐的愿望。
2、盥洗:小班幼儿盥洗的时候不知道正确的盥洗方法,喜欢玩水,秋、冬季衣服厚时不会自己主动挽袖子,需要成人的提醒和帮助。有些幼儿在盥洗中出现问题不能主动的求助。
老师要在入园初期创设温馨、有趣、有序的盥洗环境,使幼儿发现洗手的快乐并主动洗手。入园初期要提醒并指导孩子饭后认真漱口。和孩子一起讨论正确的盥洗方法。在谁龙头上画出标记,提醒幼儿不浪费水。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在盥洗中要给幼儿适宜的帮助。利用儿歌指导幼儿独立完成盥洗。
3、饮水:入园初期,部分幼儿容易出现饮水量不足的情况,还有的幼儿不适应喝水的杯子。有的幼儿经常把水杯当玩具,喜欢把水杯放在耳边。有的幼儿在喝水时找不到自己的水杯,有的喝完水随便把被子找个位置就放了。在入园出期,老师可以适当的给幼儿喝一些带果味的水,如梨水。通过游戏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水杯,培养幼儿主动饮水的习惯,将水杯放到水杯格中。幼儿洒水后,可以给幼儿自己收拾的机会。小班后期,为幼儿提供小号的凉杯,鼓励幼儿自己倒水喝。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4、睡眠:入园初期幼儿对新的睡眠环境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对自己的物品有很强的护卫意识,不愿意睡前脱衣服,多数孩子不能灵活的穿脱衣服、叠衣服。还没有意识将小鞋子摆整齐。不会自己整理被子。个别孩子不习惯午睡等。作为老师要了解幼儿的睡眠习惯,灵活调整睡眠时间,允许幼儿少睡或不睡。逐渐引导,使幼儿做到能自己脱衣服午睡,利用游戏的方法让孩子知道把脱下来的衣物放在指定的地方。通过儿歌帮助幼儿学习穿脱衣服发方法。对有良好睡眠习惯的幼儿给予鼓励。如对独立入睡、上床快、会脱衣服、睡觉不哭等行为进行表扬。
5、卫生教育:刚入园时幼儿饭前便后洗手意识、饭后漱口的意识薄弱。喜欢将手放到嘴里,进餐时喜欢捡掉在桌子上的饭菜吃。作为老师要提醒幼儿饭后漱口、刷牙,清洗小嘴巴。每次外出回班、饭前、便后、玩耍以后等,都要记住不厌其烦地让孩子洗手。同时要教孩子学会用肥皂洗。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要定时给孩子修剪指甲,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6、离园:入园初期,部分幼儿看到其他小朋友的家长来接后就容易发生情绪波动的现象。或哭或缠着老师。顾不上整理自己的物品。作为老师既要安抚幼儿的情绪,又要帮助幼儿整理物品。还要组织丰富有趣的活动,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情。这时的老师是最忙乱的。由此可见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是多么重要啊!
另外还可以在早操、户外活动等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总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幼儿还小,只要他自己能做,就要给他创造锻炼的机会,在此基础上,施以言传身教,辅以耐心指导,结合家园同心,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才能真正实现。
论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