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自发的技术性反思就是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反思或为外力所迫不得已而反思,反思的内容多关照教育过程中的教师,而较少顾及自己的教育对象一一幼儿。这是一种被动的反思,反思的结果往往导致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教师中心主义”。
三、幼儿教师教学反思的内容与存在的问题
从教多年的幼儿教师,虽然在实践中获得了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提升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机智。但是,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他们也形成了一定的思维定势。并进而影响甚至支配他们的教育教学活动,这种思维定势以观念的形式存在,具有很大的境城性、个体性。教师自己根本没有意识到这只无形的手规制着自己在特定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举手一投足,因为由教师的这种内隐理论决定而采取的教学决策是直觉的而非理性的、是例行的而非自觉的,也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由于教师的无意识,往往使这种内隐理论游离于教师的反思之外、而教师所反思的内容多为其就学期间或培训期间所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这种理论是外显的,可以意识到的,并多以文字符号的形式而存在。由于其易于言表,所以在教师的间学反思中多被完好无损的移植过来。这就往往导致在教师的教学反思中出现了'所愿非所用,所用非所思' 的现象。
由于幼儿教师反思的知识经常与自己在实践中所运用的理论知识之间相悖离,而后者却由于其所具有的巨大惯性而最终决定了教师在实践中的言行,从而致使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与预期结果并不一致。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颇感痛苦而无所适从。这是妨碍教师改进教学的重要因素,以至于教育改革经常改变的是理念而不变的是实践。
四、幼儿教师教学能力提高对策
1.转变领导策略。
领导者是幼儿园发展的舵手。在营建易于反思的幼儿园环境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领导者要以身示范,成为全园进行教学反思的支持者、倡导者者、实践者和引领者。
第一,反思自己的领导策略,反思怎样才能营建宽容、互助、平等、民主、和谐的人际关系。
第二,反思自己的办园理念,反思怎样才能全面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精神,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西全面和谐发展;反思怎样拓展教师教学反思的交流空间,激发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反思怎样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办园水平,凸显本园特色。
2.进一步完善反思制度,使反思活动有章可循。
适度的压力会激活教师的内在潜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和责任心。在幼儿园制度建设中,一方面,要完善有关教学反思的文本制度,例如,制定进行教学反思的程序和规则,在进行教学反思时,教师要有所准备,有的放矢,平等、合作、自由地进行对话;反思中出现的矛盾要看作是学术性的;鼓励自我掲短;在对话中,对事不对人,减少评价性,突出研究性和发展性,使教学反思有章可寻,少走弯路,这才能大大提高教师工作的成效,另一方日,要加强制度的监督与执行。避免滋生形式主义,这不但可以使教学反思规范化。而且,制度的强制性,也易于使教学反思逐渐成为教师的职业习惯和生活方式,对处于自发的技术性反思的幼儿教师教学反思,更应如此,这样才能提高幼儿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促使其反思从自发走向自觉。
五、结论
总之,教学反思是极具个性特色并与实践紧密结合的一种活动,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教学反思的多样性。每个极师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都是独一无二的,不可可复制的,因而,也是弥足珍贵的。同时,即使同一个案例,不同的教师也有不同的见解和观点。真可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对其很难提供一个孰优孰劣,孰是孰非的评价标准,只有教师自己在实践中才能“品味”。因此,幼儿教师不能仅仅有所“心动”,而应该有所行动。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己或者他人的经验和教训可作为自己工作中一面镜子。照亮他人,也照亮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