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幼儿挑食的原因及对策
[摘 要]:
在幼儿园的状况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吃饭是学龄前儿童在幼儿园的重要环节,往往需要幼儿园老师花费很大的精力,儿童能不能吃好饭,是幼儿家长和幼儿园每天最关心的问题。我根据学龄前儿童在吃饭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培养儿童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关键词]:学龄前儿童;用餐;习惯
[引言]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里的健康领域指出成人应为儿童提供合理均衡的营养,来满足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引导他们合理用餐,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
一、幼儿挑食、偏食现状
通过上半学期的培养我发现蒙小班的幼儿在下学期进餐情况有了进步,童童进幼儿园时需要老师一口口喂,现在已经可以独立进餐,吃饭时爱说话的浩浩也能安静吃饭了.但是在用餐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幼儿挑食、偏食的情况,例如: 有些儿童总是不喜欢吃青菜,豆腐,虾皮等食物。每当遇到吃这些食物时,首先孩子吃饭速度会变得很慢,其次有的孩子还会偷偷把不喜欢的食物扔到桌子上甚至桌子底下。我还发现班里的一位儿童浩浩偏食肉食,尤其不爱吃小青菜、胡萝卜。这天中午有清炒小青菜,过来端饭时候,浩浩面露难色,皱着眉头要求我给他少盛点儿青菜,他把饭端到自己的座位上以后,很快把别的饭菜吃干净了,老师督促他青菜不可以剩下,他嘴里答应着又冲老师皱起了眉头,他还趁老师看不见的时候把青菜故意掉到身上然后拿手拨到地上.还有的儿童不喜欢有特殊气味和味道的蔬菜,例如香菜。这些不良的饮食习惯,时间长了,都会对儿童的身体健康发育造成很大的伤害。
二、儿童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幼儿园时期,幼儿正处于3-6岁的最佳年龄期,这个年龄段儿童更易于养成比较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对幼儿以后的发展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理应受到家长和幼儿园的重视。
上海3-6岁城市低保儿童营养状况、原因及教育对策研究证明,儿童长时间的蛋白质等营养素摄入不足,并且不喜欢吃各种蔬菜和水果,会导致性格偏内向。也有一些研究表明,幼年营养不良的儿童将可能在其在认知功能、心理发展、精细动作、活动水平和注意广度等各项评估测试中得分偏低。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身体和心理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然而这个时期也容易出现偏食的不良习惯,对儿童的生长发育很不利。挑食还会造成维生素的缺乏,会造成维生素的缺乏症,将会影响到儿童身体的健康和疾病的康复。 挑食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者摄入营养过量,会导致幼儿体质差,易生病,会造成体重下降、面黄肌瘦、皮肤干臊,甚至出现贫血、低血糖、体温下降、脉搏缓慢、血压下降、营养不良等严重后果。严重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因此,对幼儿挑食、偏食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原因找到相应的解决方法是非常重要且必要的。
三、儿童挑食的原因
(一)心理因素
众所周知,营养学家们一直在呼吁通过进行心理干预控制过度肥胖,而幼儿园时期正是控制的关键时期。
我们一定不能忽略心理因素对幼儿用餐情况产生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儿童具有新奇恐惧症,即偏爱自己生活中经常见到或吃过的食物,对于不常见的食物则会产生本能的排斥心理。一部分幼儿会因为没有吃过而排斥某一种食物。不过我们应该了解到,这种排斥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尝试而减弱的,特别是当吃完消化后的感觉比较舒服愉悦时。可见,成人在给儿童添加一种新的食物时一定不要忽略儿童的心理因素,要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形俱全,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儿童对新食物的接受率。
浅析幼儿挑食的原因及对策(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