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将幼儿园数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摘 要] 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知识,例如:幼儿等红绿灯时数字计时器的倒数,拍球时的数数、汽车的牌照、家里的门牌号码等等;这些都有幼儿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可以引导幼儿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通过自己的探索、观察、发现这些生活中的现象与数学知识间的关系。从而对了解、解决数学问题感兴趣。同时结合生活中的现象,幼儿会更容易接受、理解,从而产生兴趣。
[关键词]数学活动 生活实际 区角游戏 经验迁移
数学是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来的,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家里的电话号码是多少、现在是几点钟、我的家住几楼、我能连续拍多少个球等等。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随时能寻找到数学的影子,幼儿对于数学的感知也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在生活中寻找数学教育的素材,有利于幼儿构建连续、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幼儿处在逻辑思维萌发及初步发展的时期,也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还不能完全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他们需要借助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所以,在进行数学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经验的迁移,巧妙的将实际生活与数学活动相结合,引导幼儿学习运用生活中的方法解决自己遇到的数学问题。从而锻炼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日常生活和区角游戏中的数学活动的价值
(一)日常生活和区角游戏中的数学活动的特点
生活中的数学,让幼儿能潜移默化的进行数学的学习,获得有关数学经验。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大多是在自然状态下发生的。而且这些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一般都会反复、不断地出现,这就让幼儿不断的感受、认识这些问题,从而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张慧,张俊:《幼儿园数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第1版,第84页 ]]同时,也由于这些数学现象和数学问题大多发生在自然状态下,它使幼儿常常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感受到“数学”,学习了“数学”,并使他们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注意和探索这些数学现象和问题,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区角游戏是幼儿一日活动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幼儿能够自主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游戏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数学现象,尝试学会解决数学问题,充分发挥了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日常生活和区角游戏中的数学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价值
1.日常生活和区角游戏中的数学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为幼儿自主性、创造性的发展创设了条件。
2.在游戏中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我们的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很多具体的问题,都是数学问题的具体表现,都可以化归为一个数学的问题。例如:在生活中经常要遇到平分物品的事情:分一包糖果、分一块蛋糕等等,从日常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如何实现“公平原则”的问题。而从数学的眼光来看,它就是一个数学问题了:把一定数目的糖果平均分为两份是一个数目等分的问题,把一定形状(如圆形)的蛋糕平均分为两份则是一个图形等分的问题。相应地,在解决这个问题时,也会出现不同的方法。比较“笨”的方法是:用“一人一块”的方法依次分发糖果,凭经验把蛋糕切成大小相仿的两块、然后再从看起来较大的一块中切一点出来补偿给小块直至大家都认为均等为止。而“数学地思维”,则意味着首先要将其化归为数学的问题,然后解决这个数学的问题并再将其运用于具体的问题情境中。如我们数出一共有10粒糖果,则先解决10怎样能分成相等的两个数,然后再把糖果按相应的数量进行分配。同样我们可先判断蛋糕是什么形状,是圆形还是正方形,然后解决相应形状的二等分问题,再根据这个数学问题的解答方法来解决分蛋糕的问题。“分东西”只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而这里所谓“数学”的解决办法对幼儿来说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然而,正是这些生活世界中的具体问题,为幼儿提供了学习数学的素材,反过来数学也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3.训练幼儿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其逻辑思维的发展。
浅谈如何将幼儿园数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