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数学教育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
(一)生活活动
生活活动在幼儿一日生活中,不仅占有一定的时间,而且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在幼儿的生活中,蕴含着许许多多可对幼儿产生数学影响的情景和事例,而且这些情景和事例是经常地、反复地发生,因而对幼儿的数学学习产生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影响。[[,《幼儿园数学活动生活化的实践与探索》,朱立新]]例如,幼儿每天的作息时间是固定的,每个时间段是做什么事情的,幼儿都已经了解。所以幼儿对于时间有了一定的概念。如入园时间、做早操的时间、集体活动时间等。每天早上教师和幼儿一起报数,看看来了多少个小朋友,今天星期几等。有的中、大班幼儿对天气、温度也有所了解,教室可以在班级门口设置天气播报的区域,请幼儿自主选择与当天天气相对应的数字、温度、天气、日期等,让幼儿真正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数学方面,有摆碗筷则涉及计数、一对一概念,收碗筷则涉及分类概念。冲饮料水的量。例如:在活动秋天的树叶,我和孩子们到公园捡树叶回到活动室后,我们先统计自己捡的树叶数量,然后分类,统计每种树叶的个数,整个活动整合了数学与其他领域的知识。让幼儿在兴奋、热烈的实际经验中理解数学,使数学不再是枯燥的纸笔作业了。总而言之,注重在生活中进行数学学习。
(二)游戏活动
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形式。在各种游戏活动中,蕴含着各种数学信息,幼儿参加游戏,不仅愉快地进行着各种活动,学习着各种游戏技能,同时也感受着其中的数学信息,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感性经验。例如,菜场、理发店游戏使幼儿学习物品的分类摆放,认识钱币和数的运算等;娃娃家游戏引导幼儿学习按顺序、有条理地做各种事情;玩水、玩沙游戏引导幼儿对量和量的守恒有所感知和体验。
三、如何让数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指南》中指出,要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其实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幼儿在其生活中每天都接触到数学。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让幼儿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让学习数学变得快乐。[[[] 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年,第1版,第130页]]
1.生活实际与教学活动相结合,将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
在组织数学活动时,教师将幼儿生活内容融入教学活动,这样幼儿能迁移自己的经验,通过观察、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4]林菁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五个关键点》,《早期教育(教师版)》,2008年第6期]]例如中班数学活动《游乐场》,教师为了让幼儿了解顺数和倒数,将路上遇到红绿灯、坐电梯等情境引入课堂,营造了一个较为真实的环境,幼儿在遇到红灯时观察计时器,了解倒数,并且了解还有多少秒才能变成绿灯,他们才能通行。而在到达游乐城后,教师又提供另一个情境--坐电梯,幼儿想要进行游戏,需要乘坐电梯到达10楼,了解电梯上行是顺数,从1、2、……10。游戏结束幼儿下楼,电梯下行是倒数,“10、9、……1”。通过这样的情境体验,幼儿能很快了解顺数和倒数。同时,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幼儿对生活中其他运用到顺数和倒数的情况也会很感兴趣。
通过将生活中的问题引进课堂,幼儿不仅能很快学会其中的数学知识,也能丰富幼儿解决生活中问题的经验。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学到数学知识。
2.在游戏中引导幼儿尝试解决数学问题
在班级里我们都会进行角色游戏,在角色游戏中我们都会创设例如:医院、银行、小吃店、理发店等幼儿生活中常接触的角色环境。在这些环境中,幼儿会碰到各种问题,如:去银行取钱、小吃店的食物的标价、医院挂号排队等等,我们通过这些问题,可以培养幼儿解决数学问题,同时迁移自身生活经验,找到游戏与实际问题间的关系。在游戏中,幼儿在模仿自己的日常生活,同时他们也会遇到一些难题。如:医院游戏中,医生进行叫号看病,幼儿要排队进行看病,有的幼儿想要快点看病,于是会有插队现象,护士要维持秩序。这时,幼儿可以利用挂号单上的数字进行排队,这样,大家都能顺利的进行游戏。在菜市场,幼儿在买菜的过程中会有还价、分类摆放物品、称重等生活中常有的情境,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自主寻找方法,与同伴交流、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
而在体育游戏、语言游戏中,幼儿也会碰到需要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时候,例如拍球、跳绳、跳远等,这时就需要幼儿运用数数、测量等方法,这样我们就可以鼓励幼儿掌握这种方法让他们了解数学对他们的重要性,让他们体验数学的趣味。大班幼儿接触了数的组成,例如4的分成,教师与幼儿可以进行“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你的1球碰3球!”这样的形式,加深幼儿的记忆,让幼儿在交流中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游戏的乐趣
3.通过幼儿直观的感受引导幼儿了解数学对于生活的体会生活的重要性。
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我们要引导幼儿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例如:制作一些记录表,请幼儿对气温、日期等进行记录,从而直观的感受数学对于生活的重要性,同时在记录的过程中,去发现、感受数学的趣味性。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身边事物的变化,如班级温度计上水银柱的变化,水银柱变高,表示温度升高了,水银柱降低,表示温度下降了。班级自然角的植物里可以插上测量柱,请幼儿观察植物生长的速度,比较植物生长的高度,发现植物的变化。
真正要做到让数学活动“活”起来,教师一定要做到将教学内容与幼儿生活实际相结合,紧密联系生活,并且从幼儿生活中选取操作材料,迁移幼儿已有经验。做到将数学教育活动应渗透于一日生活之中,让幼儿在生活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运用数学。
浅谈如何将幼儿园数学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