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游戏在儿童身心发展中的价值
1、促进儿童身体成长发育
幼年时期是身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而游戏是自由的,是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的户外的各种体育游戏锻炼了幼儿跑、跳等基本动作,增强了幼儿的体质健康;餐前的手指游戏、口头游戏锻炼了幼儿的脑部发育、灵活度等;这些游戏的内容、空间、强度等都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段来随时变化,比较适合幼儿的生理活动要求。
2、能使幼儿更好的融入社会
在每个不同的区角中,幼儿会表现自己的角色。如在音乐区中,幼儿自我分配角色,
有的敲打击乐;有的唱歌、有的跳舞。在这一过程中,儿童逐渐了解了“我的”和“你的”之间的区别,不断解除活动的自我中心,学习公正地评价伙伴和自己的行为举止,逐步形成对周围环境的态度,逐渐建立友谊、公正、负责的意识和观念。
可以这样说,游戏的过程也是儿童自我意识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3、游戏促进幼儿自我发展
幼儿的成长过程就是不断学习的过程,天生就有不断重复刚刚获得的动作技能、知识经验的活动倾向。如:刚学会用积木堆城堡,便会不断堆高推到重来;刚会走路的时候,就会歪歪扭扭的到处跑,哪怕摔倒了也要不断尝试。这种出自婴幼儿内部的发展需要,使幼儿感到开心和满足的重复行为,就是游戏。游戏之所以最适宜儿童发展,是因为游戏不仅可以满足儿童的需要,而且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还会使儿童产生新的需要生成新的心理机能。游戏构成了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最佳状态。游戏在儿童的各种活动中无处不在,只要是儿童自主选择的活动,儿童总是以一种游戏的态度对待它,激发起他们强烈的兴趣。
四、游戏能激发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
语言交往能力是一种体现个性特征的综合心理能力,也是儿童适应生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一种基本能力,而游戏是培养儿童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游戏对于幼儿来说是最早、最基本的交往活动,游戏的过程就是儿童交往的过程。
幼儿与幼儿之间的语言在游戏中随处可见,比如:在搭积木的游戏中, “我想搭个美丽的城堡”“看我搭的塔高不高”“我搭的花园是最大的花园” 每个孩子都能清晰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也会有幼儿提出抗议“不对不对,我搭的才是最美的城堡”“看我的才是最高的,我是最厉害的”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孩子语言交往能力。每个班级的孩子都会分为三种:能说会道的;平时很少开口,不合群的;胆小畏缩、不善于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的。不管平时表现的怎样,他们都能在游戏中找到共同点,游戏中自由放松的氛围,能让幼儿畅所欲言,平时胆小的孩子也会敞开心扉和小朋友们一起愉快的玩耍。
游戏是练习和训练幼儿交际能力的最佳方法,幼儿在游戏中进行各种交流,逐渐的锻炼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顺应角色的需求,让幼儿体验与其他小朋友共存与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幼儿的沟通技巧对于幼儿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久而久之。
五、游戏是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基础性常识的教育手段
现在普遍现象幼儿在室外游戏时间少,大多时间都是窝在家里看电视,玩手机,看动画片。动画故事颜色鲜明,情节有趣,幼儿可以目不转睛的盯着看几个小时甚至一下午所以导致现在好多幼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喜欢东张西望。老师通过游戏来满足幼儿的好奇心使幼儿产生想学习的想法,来使幼儿体验玩游戏过程中的新感受,老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为幼儿提供一些好玩的游戏在实践中调动幼儿的内在潜能。
例如:在学习认识水果时,如果只是简单的教式地让幼儿认识水果,孩子们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便会感到乏味,但如果我们换一种教学方式,采用游戏的方法,做买卖水果的游戏,让幼儿边买卖水果边说出各种水果的名称、外形特征,并能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这时,所有的幼儿就会情绪活跃、兴趣倍增,都会主动、积极地去做,活动室便会出现另外一种场面,课后孩子记忆牢固。
游戏虽然简单,但对于孩子来说,让幼儿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幼儿通过积极地学习来发现和解决问题,既玩的高兴又复习巩固了概念,发展和锻炼了幼儿立刻做出判断的思维能力,可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结束学习。
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在游戏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都能获得练习和发展,并吸取周围生活中最基本的知识,游戏成为了学前儿童的主要活动方式。综上所述,游戏是幼儿园基本教育活动是不争的事实,将游戏活动更好的融入日常的教育实践,给予幼儿适当的指导是我们广大幼教老师努力奋斗的方向。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5)(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