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合理安排幼儿游戏的时间
好动活泼和充满好奇心是现在幼儿的天性,所以开展游戏方面的教育能够更好的满足这些幼儿的要求,这也是和当今幼儿园的教学内容是完全相符合的。当然,幼儿园里面的游戏不是一个人的游戏,而是需要很多孩子的配合下去进行的,想"老鹰捉小鸡"这样的游戏就需要一群小朋友共同去完成的。充足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游戏权利得以实现的决定性条件。无论是家庭还是幼儿园,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为幼儿提供充足、宽裕的游戏时间,让幼儿自由地去玩去活动。在家,家长可利用幼儿在家里的充足时间与幼儿开展游戏活动;在园,教师可利用幼儿的晨间活动(家长送幼儿入园时的十几分钟至三十分钟的时间与幼儿共同参与幼儿园为他们准备的室内或室外的活动。)、饭前饭后、离园前及其它环节的零碎时间开展各种游戏活动。如:晨间游戏:风火轮、投沙包、趣味跳绳等;音乐游戏:小老鼠和泡泡糖、小兔捉迷藏等;体育游戏:过小桥、跳房子等;民间游戏:跳皮筋、踢毽子等;角色游戏:老鼠夹、捕鱼等;徒手游戏:踩影子、三个字等等。
(二)发挥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作用
游戏活动中,凡是需要使用的运动器材和辅助材料,教师都应和幼儿一起来完成搬运、摆放和收拾的工作。如:游戏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活动中所需要用到的运动器材和辅助材料搬运到活动场地;根据活动的需要,请幼儿按照活动的具体要求亲自摆放;活动结束时,请幼儿与教师一起将他们收拾和集中起来,搬回到收藏室。在这期间,幼儿会十分乐意、积极地参与这类活动,因为这既是显示了自己的体能,也为集体出了力。在参与活动器材的搬运、摆放与收拾时,因幼儿的年龄大小、能力强弱而宜。例如:对于较小年龄的幼儿,教师应逐渐指导他们学习搬运、摆放和收拾一些体积较小、重量较轻、安全性较高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器材,并协助他们完成;对于较重、较大或搬运中带有一定危险性的活动器材,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教师应亲自搬运和摆放。另外,良好的师幼关系在整个游戏教学环节中都起着一定的引导、调节和促进作用。因此,能否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将直接影响幼儿身心的发展及整个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提升。
(三)建立健全合理的游戏规章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游戏规则就是指幼儿在集体中开展游戏活动时,对幼儿不适宜的行为或适宜行为的禁止和允许的经常性规定。游戏规则的建立不是对幼儿游戏的限制和束缚,而是在于更好地培养幼儿养成一种良好的游戏行为的习惯,从而使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得以顺利地进行。合理的游戏规则也是对幼儿身心健康的一种保障。因此,建立健全合理的游戏规章制度具有必要性,建立和平相处,不干涉他人;共享玩具,不霸占和争抢玩具;爱护玩具,不随便破坏玩具;学会物归原位等规矩。
总 结
游戏和教育的有效整合不仅可以丰富幼儿知识结构和培养学习技能而且对幼儿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得到全新体验,开始积极主动的探索周围世界。在游戏过程中幼儿正确认识自我,学会理解和尊重别人,增强适应环境能力和丰富情感。此外,我们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主导型,实现游戏和教育有效整合。
论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教育活动 (8)(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