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不同年龄斑幼儿身体发展水平方面存在的差异,选择适合其年龄特点的活动内容。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动作协调性也相对较差;所以在小班,我们开展比较简单的“赶小猪”、“丢手绢”、“丢沙包”等游戏;中班的孩子肌肉和骨骼发展比小班幼儿好一些,动作的灵活性有所提高;所以在中班开展“跳房子”、“穿大鞋”、“踩高翘”等游戏活动;大班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大大增强,下肢的发育较快,肌肉的力量和工作能力有较大的提高,大班就开展“花样跳绳”、“老鹰捉小鸡”、“跳皮筋”、“滚铁环”等游戏活动。如跳长绳,一开始时,幼儿不敢跳活绳,害怕绳子打着自己,我就先教幼儿练习跑空绳,即:绳子甩到空中时快速跑过去,同时让幼儿熟悉跑的路线和排队规则,当幼儿熟悉跑空绳后,再教幼儿跑进后停留一下,绳落地轻轻跳过,然后连续跳。很多幼儿很快就学会了跳长绳。每当孩子们在克服困难,学会某种动作或学会一种新玩法时,他们都会欢呼雀跃,自信满满,并积极投入到新的游戏活动中。
(二)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选择适宜的活动内容
我们在面向全体的同时,尊重幼儿个体发展存在的差异,针对每个人的发展情况,灵活进行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开心的游戏,并在游戏中得到发展。由于男孩、女孩性别之间也存在着差别,男孩子比较好动,动作力度也比女孩子大,但是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起女孩就相对差一些。我们在开展跳皮筋、跳绳、踢毽子的活动时,只要求男孩子掌握基本的动作和样式,跳皮筋只要会简单的开合跳、交叉跳就可以了,女孩子则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适合幼儿发展水平的花样跳法,女孩子们经常一边念着儿歌,一边灵活地变着花样跳,男孩子有时候看着也来学一学,但就是学不会全套的跳法。男孩子跳绳,只会单人双脚跳、跳大绳,而女孩子还会抬腿脚尖跳、单脚跳等花样。每次活动后都对幼儿游戏情况进行评价,对认真练习、有进步的幼儿提出表扬,并对其他幼儿提出希望。这样一来,幼儿的进步及时得到了肯定,学习的主动性也更强了。
所以,在活动中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特点和个体差异选择不同的活动内容,进行适宜的指导,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享受活动带来的乐趣,促进每个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三、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有效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一)开展民间体育游戏,促进幼儿体能发展。
民间游戏的种类繁多,形式简单,便于操作,深受广大幼儿喜爱,科学地开展民间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幼儿体能,开发幼儿智力,增进友谊,丰富幼儿生活,还能培养幼儿的机智、勇敢、坚韧、顽强的性格。例如:“拍球”就能训练幼儿全身运动,有双手拍、单手拍、胯下拍、转身拍、行进拍球、等,“贴人”训练幼儿奔跑能力以及躲闪的能力,扯皮条、拉皮条游戏训练幼儿钻跳能力,培养幼儿团结合作精神等,这些民间体育游戏不仅保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而且也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巧。
(二)促进儿童团结、友爱、和谐等社会性的发展
民间游戏一般需要2-3名以上儿童共同合作才能进行。“丢手绢”、“躲猫猫”、“老鹰抓小鸡”等则需多人参加,满足儿童合群的需要。儿童在游戏中通过材料等结成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合作精神。老师在游戏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而幼儿是活动的主体。我们在中大班开展民间游戏,大帮小、小学大,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如“过家家”游戏,在游戏中,儿童分担不同的角色,这些可充分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同时在这种愉快的活动中,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协调能力得到了提高。
(三)促进儿童的综合感知能力的发展
利用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幼儿户外(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