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又认为,生命力的冲动是通过儿童的自发活动表现出来的,“生命是活动的,只有通过活动才能发展”,为了使儿童的生命力和个性通过活动得到表现、满足和发展,就必须创造适宜的环境。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蒙台梭利还认为,不同的个体有不同的发展节律,教育要与儿童发展的敏感期吻合,就必须用不同的教育来适应不同的成熟节律,因此她十分强调个别教学,让儿童各按自己的需要自由活动,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应该如何看待蒙台梭利的儿童发展观?我们认为,蒙台梭利由于缺乏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未能正确阐明遗传、环境和教育三者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她的全部学说的基点是儿童内在生命力的自发冲动,把教育看作仅仅是儿童潜能(本能)的展现,虽然她也注意到环境和教育的重要性,但总的说来只把它们放在从属于遗传的地位,因而夸大了儿童的自发冲动和自由活动在教育中的重要性。尽管如此,蒙台梭利多少看到了心理发展是遗传与环境、教育协同作用的结果,证明了教育可以纠正智力落后,更能使正常儿童智力发展,提倡早期教育,这比当时那种认为“智力固定不变”,否认儿童早期认识发展必要性的流行看法要接近真理。她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反对用成人的思想不适当地妨碍幼儿的心理发展,注意到儿童活动的智力价值和内部动机在学习上的意义,这些都有合理之外。至于蒙台梭利关于敏感期和儿童心理发展阶段论的思想更已被心理学家广泛承认。蒙台梭利的教育工作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是与她对儿童心理有一定的正确理解分不开的。
二、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的发展
1、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发展意义
随着近几年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的飞速推广与运用,国人开始关注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的重要性。开始积极探讨蒙台梭利教育法如何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下去积极适应我国的国情,并且适应我国幼儿的心里发展特点以及幼儿早教的改革需求。
在城市的大中型幼儿园大部分都开办了蒙台梭利教育班; 蒙台梭利教育班收费大多数高于同等类型的幼儿园收费标准, 并且同为蒙台梭利教育班的收费也有着很大差异;其中师生比过大,使教师没有办法关注每一个孩子,也就无法真正地通过蒙台梭利教育法来促进每一个孩子的发展;然而在班级的组成形式中,按照传统的年龄分班依然占据优势, 当前由幼儿园的师资水平和家长认识等各个方面原因导致混龄编班的实行始终滞后。 幼儿园在开展蒙台梭利教育时还有着许多问题。管理者需正确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再结合本土文化, 通过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实施促进幼儿教育的全面发展,最后实现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本土化。
三、积极促进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的有效策略
1、科学地认识蒙台梭利教育法本土化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当代的优秀儿童教育法之一,而且越来越被当今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研究证实是严谨的、科学的教育方法。鉴于当前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发展状况,我们认为需要从本质中科学的理解蒙台梭利教育情况,在此基础上找到一个思路,并借鉴此思路知道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正确的、科学的处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本身和我们国家幼儿教育的改革两者间的关系。
(1)、客观公正的评价蒙台梭利教育法。一直以来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实施蒙台梭利教育的前提条件。蒙台梭利教育法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者褒贬不一的声音一直发展到今天。蒙台梭利教育体系自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蒙台梭利对于自身的教育体系并不完善,而起缺乏一种比较完全的定义,以上这些对我们认识蒙台梭利教育形成了一定困难。与此同时,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日常教学中也有着注重儿童某一种感觉的练习,甚至采取感觉隔离的手段作为辅助方法,忽略了儿童对外界整体的认识问题。同时也表明,不应全盘照搬是我们认识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前提条件,应客观公正地看待蒙台梭利教育法的优势和劣势,这样才能让蒙台梭利教育法在我国当今社会环境下有更长远的发展空间。
(2)、在保留蒙台梭利教育法优势特征的同时促使蒙台梭利教育本土化。教育是一种社会活动,受政治、经济的影响很大,幼儿教育中也有着同样问题。蒙台梭利教育法是国外优秀的幼儿教育法,传入我国之后应对我国传统文化与发展的需求,需迅速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式来达成蒙台梭利教育法和我国幼儿教育之间的融合,最后为社会所认可,这也是蒙台梭利本土化的过程。我们认为在蒙台梭利中国化的过程中要在积极考虑我国教育特点的同时,还应保留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科学的一部分,以此来体现蒙台梭利教育和现在我们实行传统教育的不同之处。世界上大部分不同的教育理论都有它自己的特性和优点,我们在实践教育中不可能找到某种教育方法来适合所有的孩子,适用所有的国家,理所应当地在蒙台梭利教育法实践中也不能希望它符合我们全部的需求。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在保留蒙台梭利教育法核心特点的同时,更需要把蒙台梭利教育法自身具有争论的内容进行调整,包括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宗教教育,和感觉教育中的蒙眼练习等等带有强制性的感觉剥夺方法。
2、立足课程体系,改革当下蒙氏班的课程
(1)、理解蒙台梭利教育课程的全面性。在通过对蒙台梭利教育法的课程结构分析中,我们能够看出,儿童活动中心的教育内容十分全面,和当前我们幼儿教育中五大领域有近似之处。但是人们常常没有认识到这点,这造成了当前蒙台梭利教育班课程出现了简单相加的现象。例如人们误认为在蒙台梭利教育班也和普通班相同开设幼儿英语这门课程,防止幼儿英语学习的落后导致对蒙台梭利教育班产生不良的看法。综合来看,在蒙台梭利教育的课程里语言教育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并且对于语言教育领域,蒙台梭利提出了应重视幼儿的书写练习和儿童书写练习教育等一系列方法论。蒙台梭利教育法中的语言教育原本就是针对英语这门语言提出的,无论在口语亦或是书面语言方面,对于幼儿的英语教学都有一定参考价值的。
(2)、根据我国幼儿教育改革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利的修改后。首先,需要明确修改不是随意的添加内容,是对蒙台梭利教育课程体系的基础上,再对原本的内容进行完善和整合,例如语言教育中的双语教学法,可以在对语言活动区域中增加英语和汉语的教具,例如生字卡、字母卡等,日常小组活动中能融合英语内容在其中,这样不但改变了蒙台梭利教育的本质,又能够满足当前社会和家长的需求,当然这对于教师的教学要求更高。
其次,在蒙台梭利教育中的内容中一些带有宗教性的内容非常不符合我国的国情,比例如静默,在具体实践教学中也要删除掉,而且要结合当地的文化特点,增加带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内容,例如我们可以在蒙氏班中添加关于茶艺的课程。
四、结论
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本土化,还需要不断更新教师的理念,提高教师的素质,完善蒙台梭利教师培训体系,使蒙台梭利教育法能够在幼儿教育中发挥全部的作用,更好地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任代文译校:《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年,第一版,第52页。
2、刘文,魏玉枝,《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中国的发展与展望》,《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26页。
3、钱文,《蒙台梭利教育法中国化研究之我见》,《早期教育(教师版)》,2006年第4期,第212页。
4、刘宝根,徐宇,余捷,陶晓玲,《蒙台梭利教育实践在美国的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8年第3期,第12页。
论蒙台梭利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2)(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