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育形式进驻中国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在我国已出现了很多蒙台梭利教学机构,但是在理论应用和实践改善阶段还存在很大的不足,一些照搬照做和急功近利未能让蒙台梭利的教育理念完美呈现,有的幼儿园只顾外在抄袭,自以为有了蒙台梭利教学器具和蒙台梭利教学场景就可以做出一个好的蒙台梭利教育,只看到了办学所带来的利益,缺少对教育内涵的深度理解最终偏离轨道,家长也没有在孩子受教过程中认真审查而是盲目信任,这些最终都导致了孩子得不到正宗的蒙台梭利教育。
(二)未重视混龄班
我国目前家庭情况多为独生子女,大多数幼儿从小到大都是独立成长,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相伴的成长过程,蒙台梭利教育中的混龄编制极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一问题。减少幼儿成长过程中的一些缺失,通过把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混合编制到一起,从而增加幼儿成长过程中与不同年龄段伙伴接触的机会,构造出一个良好的和谐氛围,但这对一直以来适应了同龄编班的中国幼儿教育来说也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
(三)自身局限
蒙台梭利的教学结构虽提倡自主多元,但确是一小部分的自我发挥加上绝大部分上固定模式,虽然它的教学框架繁多且模式新颖,但对于儿童来说,也仅仅表现在可以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教学器具这一点上,而选定后的一系列教育往往显得更加结构化,按部就班的执行教学器具的使用方法和接受早就制定好的学习方案,这些都极大减少了儿童学习的自由性。因此我们为了让每个孩子都能全面发展,需要在授教过程中剔除蒙台梭利教育本身的缺点,并且将改善后的全新模式加以填充。
三、蒙台梭利教育在我国发展的具体建议
(一)教育目标方面
蒙台梭利教育模式的关键点在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时刻关注儿童的内心想法和真正需求,帮助儿童实现内心所想,使其在学习过程中能充分自我发挥,享受到放飞天性的快乐。幼儿教师首先要制定好培育计划,将培育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儿童作为首要目标,并且根据每个儿童的成长环境和性格特点做出各自的教学路线,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效果。
(二)教育内容方面
蒙台梭利提出我们应尽量把想要教给孩子的知识融汇到日常的教学内容中,避免单一形式的灌输教学,教师通过使用各种教学器具和营造各种教学环境把知识更简单明了的传递给孩子,这种物化式的教学方法会减少孩子的抵触,让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学到知识,所掌握的知识也会比传统型的灌输教学更加稳固扎实。中国式的蒙台梭利应在自己的教育之路上不断的改革创新,从而成为中国幼儿教育界的翘楚。
(三)组织形式方面
蒙台梭利式的国外幼儿园在班级组成这方面和我国的幼儿园不同,对于一向习惯以同龄编班的中国幼儿园来说,如何更加科学合理的进行改变从而达到向混龄编班的过渡,这是蒙台梭利中国化的一个难点,如果我们舍弃这一制度,无疑会使蒙台梭利缺少原本的教学魅力,但是如果无计划性的盲目改变,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年幼孩子的家长会担忧孩子在校是否会受到同班年长孩子的欺负,交往上被孤立,而年长孩子的家长也会考虑到孩子和年幼孩子在一起学习进度上是否会被拖累,老师为了照顾年幼孩子而教的“缓慢”。因此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在谨慎的同时也要大胆的尝试,制定出同龄编班、部分混龄编班、完全混龄编班这三种模式,还可以一个班周期性的这三种模式有序转变,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最终磨合成最适合中国国情的编班教育模式。
综上所述,只有制定出完善的理论和对其谨慎大胆的实践后,才会逐渐使蒙台梭利教育法成功中国化。我们不仅要保留蒙台梭利教育的核心思想和独特的教学方式,也要根据中国国情做出相应的改变和完善,因此需要我们所有幼儿教育人员一齐努力共同缔造出中国幼教的美好明天!
参考文献
[1]玛丽亚•蒙台梭利著,苗微译佚名. 蒙台梭利教育全书[M].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10月第1版.
[2]余萌.浅析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及对我国的早教市场的启示[J].读书文摘(中),2016(4):44-45.
[3]时松.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与方法在近代中国[J].教育科学,2015, 31(2):92-96.
[4]赵婷婷.幼儿园引进蒙台梭利教育的现状分析[J].亚太教育,2015(10):19.
[5]祝莉,汪娅蓓,任海平.浅谈蒙台梭利的自然教育和自由教育[J].祖国, 2017(14):191.
论蒙台梭利教育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8)(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