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很多家长都会骄纵孩子,这样会剥夺了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导致自理能力差。进入幼儿园,孩子将面对二、三十个同伴的大集体,一些生活方面诸如穿脱衣服、吃饭、喝水、上厕所等基本上都要靠自己做了,一下子感到不适应。
三、家长的不适应
许多家长送孩子去幼儿园之后,自己恋恋不舍。孩子哭家长久久舍不得离开,甚至有的家长就直接把孩子带回家不去幼儿园了。孩子不肯再去幼儿园,加长也表现出犹豫,幼儿虽小,但是家长的情感、心态却十分敏感,当孩子察觉到家长动摇的心态时,就会强化他的依恋感,更加不愿意上幼儿园。有的家长一贯的骄纵孩子,一见到孩子就会问:“想妈妈没?”“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本来孩子没哭,但是听到家长这些话马上感觉出伤心委屈,哇哇大哭起来,一听到孩子哭就抱,或拿各种物质补偿孩子的痛苦,这种过分的迁就让幼儿明白大人舍不得自己,幼儿就多了不想上幼儿园的理由。
减轻家长焦虑,首先要解决好大人的问题。家长必须理智处理问题,不要一贯骄纵孩子,要认识到,把孩子送幼儿园是孩子进入小社会,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有利的,锻炼孩子以集体为中心,改掉以自我为中心,孤僻的习惯。在幼儿园里,多与小伙伴交往,在老师的教育指导下,能逐渐培养友爱、分享等良好的心理品质。另外也是一次锻炼的机会,让孩子去承受这种锻炼,培养初步的社会适应能力,这对日后的成长是十分重要的。
1、家长的心理准备:
送幼儿入园,家长要从孩子健康成长为主,本着理智的爱,有时需要狠狠心,不能犹豫,绝不能看到孩子哭就怀疑老师是不是对孩子不好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心疼孩子,要坚持送孩子去幼儿园,如果孩子哭闹时间长,多与老师沟通,寻找原因,共同解决,不能对孩子妥协,家长的“妥协”只能延长孩子不适应的时间。
2、多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情况
许多幼儿园也采取了一些措施,减轻家长对孩子的焦虑。如:1)开展家访活动,教师与家长进行简单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基本情况,产生初步的互相信任。2)定期开家长会,对幼儿园的情况做简单的介绍,对家长特别关注的一日生活作息作介绍,介绍简单的方法,如用儿歌的形式教幼儿正确的吃饭方法。3)对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及时汇报情况,公布在家园联系栏中,每天一张,让家长了解。4)尽量多与老师面对面沟通。5)公开幼儿园的电话,便于家长了解情况。6)开通家园网,每天有什么情况和作业都及时发布到家长的手机信息,这样大大方便了工作忙的家长们。
同时家长也要提前做好入园前准备,解除幼儿的不适应。
(1)物质的准备:孩子入园前,家长应把孩子用到的一些生活用品例如:睡觉用的小被子、手帕、换洗衣裤、鞋子等,做上小标记,写上名字,这样便于老师更好的照顾。孩子穿的衣裤、鞋子都要穿脱方便。家长应该多关注家园联系栏。及时了解老师的要求,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不要因为你的粗心大意而影响了照顾你的孩子。
(2)能力的准备:都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在幼儿园之前能力上的学习都是父母培养的。在新生入园须知上提到过,吃饭、洗手、擦脸、穿脱衣服、穿脱鞋子、上床睡觉、上厕所等,这些生活方面的技能老师都会教,会一步一步的加强培养,能力弱的孩子给与帮助,但是如果孩子在家就会做了,那么孩子在幼儿园里就会学的很快,做的好,会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他会感到很高兴,很自信,这对孩子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有非常大的帮助。
(3)心理的准备:家长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孩子的心理工作,目的就是让孩子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家伙在哪个的帮助和引导是非常重要的。家长的工作要做到以下几点:1)让孩子知道为什么要上幼儿园,是长大了到幼儿园去学本领。2)给孩子将一些哥哥姐姐或自己上学时的趣事,如果你觉得上幼儿园是值得的,那么这个观念也会通过一言一行影响着孩子,扎根在孩子心中,他们也会强烈的盼望上幼儿园。3)多参观,熟悉幼儿园的环境。4)和孩子一起做入园前的准备,加强他的自豪感,有利于提高独立性。5)多和同伴交往,让他喜欢上和孩子一起玩,盼望着去幼儿园找他的伙伴。6)告诉孩子接的时间,消除和减轻孩子的焦虑。7)强化愉快的情绪,不要经常打骂孩子,保持愉快的心情,这对孩子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家庭里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对陌生环境适应能力较慢。幼儿园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孩子对幼儿园不了解,自然产生恐惧感。另一方面,幼儿园的环境和家庭的环境是完全不同的,孩子必然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家庭素质的提高,幼儿园人文教育的突出,育儿的水平也不断提高。相信在老师和家长共同的教育下,幼儿会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愿意并喜欢上幼儿园的。
试论幼儿入园适应性准备(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