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诸多的“隐含”或非正式的课程中,成人的榜样和示范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既需要女性的细腻、温柔来滋养他们幼小的心灵,也需要男性的力量、刚强来托起他们稚嫩的肌体。教育心理学有研究表明,幼儿长期接受女性的抚养和教育,其身心必然受到影响,表现出一种女性化倾向,缺乏坚毅、创新的精神,性格柔弱、孤僻、胆怯、多愁善感,尤其是男孩子,长大后缺乏“男子汉”气质:而男教师的性别特征决定了他们的教学方式、接触幼儿的风格等不同于女教师,男教师的开朗、自信、勇敢、豁达等特点可以为幼儿树立学习的榜样,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女教师的不足。男教师和女教师组成的教师集体有助于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汲取男女两性的优秀品质,发展为一个人格和谐的人。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特征,早期教育对于促进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孩子一出生便依其性别差异而被寄予了不同的性别角色期望,其总体特征是要求男孩独立自主、刚毅勇猛、富有责任、成就功名,女孩温柔贤良、端庄稳重、勤劳节俭、相夫教子等。尤其是男孩,在性别角色社会化方面面临着很大的压力和困难,由于父母和周围的人对于男孩的“娘娘腔调”比对女孩的“假小子气”要在意得多,而一个幼儿园里若没有男性教师,孩子们面对的是一个女性的群体,他们丧失了性别认同对象,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娘娘腔调”,男教师的缺失对于男孩的性别角色社会化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困难。
幼儿园男教师的角色定位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关于学习小篆峄山碑的体会 | 下一篇:幼儿教育要鼓励幼儿游戏精神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幼儿园 教师 角色 定位 研究 | 【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