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外出活动的安全性问题探析
安全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需求,安全就是生命。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幼儿学会自护,就等于在生存中学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而生存是发展的重要保障。
活泼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他们爱跑、爱跳、爱钻、爱爬等等,体育活动是他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但由于幼儿年龄小,动作的灵敏性和协调性较差,生活经验贫乏,自我保护能力有限,缺乏防范的基本意识,常常不能清楚地预见自己行为的后果,往往会诱发危险因素,因此幼儿期是人一生中最容易出现事故和危险的时期。因此,在体育活动中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掌握正确的活动方法和技能是幼儿进行安全体育活动的基础。
教师在讲解体育活动的方法与规则、动作要领、活动过程,及使用器具时,注意要避免因讲得过多或过于繁琐,而使幼儿对动作要领不能较好掌握,对活动规则与过程理解不够,示范时要求动作正确规范,不能模仿幼儿的错误动作,避免幼儿因好奇而模仿错误动作。讲解与示范要合理结合,根据幼儿掌握动作的情况,来确定讲解示范的重点,帮助幼儿全面理解,掌握有关的技能技巧。例如:在教授幼儿跳绳这一游戏活动时,由于这项活动的运动难度大,对幼儿动作协调,敏捷方面有着很高的要求,稍不注意绳子就会“打”到自己,“打”着别人。因此,在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动作的规范性,首先让幼儿掌握跳绳的正确姿势,绳子不要弄的过短,跳时让绳子在两手上绕上一绕,这样就避免了绳子脱手而甩着小朋友的现象。跳时注意绳子不绕在一起这样容易“打”着自己。示范时要让幼儿看清甩绳的动作及双脚跳起的动作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在具体练习时,及时给予指导,纠正个别幼儿的错误动作,从而较好地防止因错误动作而引发的安全问
题。
幼儿外出活动的安全性问题探析(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