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会自我保护和处理的方法是幼儿进行安全体育活动的保证。
在活动前教师应先考虑到一些活动中潜藏的危险,然后针对这些可能发生的危险,告诉幼儿活动时要注意的事项。活动中教师要密切注意观察体育活动的全过程,适时地教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和应变的方法,让幼儿了解哪些情况会引发危险,及其可能发生的后果。例如:幼儿在玩“老狼老狼几点了”时,很容易因拥挤而摔倒,游戏之前要告诉他们应与同伴保持一定的距离,同时应该往空一点的地方跑等。在组织幼儿进行跑步活动时,让幼儿知道不能低头向前冲,要学会用眼睛观察周围的活动情况,避免碰撞跌倒,手不插在口袋里以免不小心跌倒时,可以用手支撑身体,防止头着地。教师要科学合理地组织幼儿的体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教给幼儿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使幼儿学会在运动中进行自我保护,让体育活动的安全开展得到保证。
三、训练幼儿的体能,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如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运动潜伏着危险,但同时幼儿在运动中也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学会保护自己。曾经有人说过:孩子们活动得越多,就对自己的把握越大,也就越安全,也就是说,运动经验有助于减少危险,幼儿能从中获得处理危险的知识,反之,幼儿如果缺乏与年龄相应的运动经验,那么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大得多。而且,从另一方面来说,幼儿的体能如果增强了,那么,他自身本能的防御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也就增强了。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平常比较调皮、活泼好动的孩子,他们无论是奔跑蹦跳还是钻爬攀登,动作都非常灵活、熟练,而且反应敏捷,相对来说磕磕碰碰就少一些;而那些平时很少运动的孩子,动作就显得比较笨拙、迟钝,相对来说也就比较容易受伤。尤其是现在绝大多数孩子都是独生子女,过度的依赖,使得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敏捷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因此,我们应该通过各种途径训练幼儿的体能,帮助他们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我班孩子在用雪碧瓶子自制的抛接器玩抛接纸球的游戏时,刚开始他们都不敢把纸球抛起来,即使抛起来了也躲闪着不敢去接。慢慢地,一段时间后,孩子们的纸球越抛越高了,而且接得也越来越准了。在这个过程中,不但锻炼了幼儿动作时手眼的协调性,发展了他们动作的灵活性,而且在增强幼儿身体素质的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自信心,最重要的是在无形之中强化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所以说,增强体能是提高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有效途径。
当然,幼儿体育活动中的安全工作,牵涉到诸多方面,但我认为,只有加强幼儿在户外体育活动中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才是预防意外发生的最有利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