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孩子需要做的准备
入园后,孩子们可能会有的表现
孩子出生后,其主要生长环境就是家庭,由于父母的关切与呵护,孩子从内心会得到一种安全感。当他进入幼儿园面临一种新环境时,这种安全感会被打破,心里会产生种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就是要回家、打滚撒泼、在车后座上往下跳、哭闹不止、逃跑、不吃不喝、晚上睡觉做恶梦哭着醒来说不去幼儿园、体重下降、上火等现象。这些现象除了表现为幼儿的分离焦虑,还来源于以下几方面的不适应:
(一)情感不适应。离开熟悉的父母、爷爷奶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中,孩子的情感上没有了依赖,感情上不满足,充满了不安全感,离不开父母。
(二)生活不适应。由于现在都是独生子女,孩子们在家中备受呵护,从吃饭、穿衣、喝水都有专人或者几个人照顾,而幼儿园里几位老师要面对众多幼儿,老师的帮助和照顾肯定不会象家里来的那样及时周到,孩子常常因为自理能力的觉得无助、不如愿。而且幼儿园里有很强的规则要求,不管是作息制度还是游戏规则、生活要求完全不同于家中的自由随便,很多时候孩子们都感觉受约束。
(三)交往不适应。离开父母来到幼儿园,孩子们什么都需要自己去解决,尤其是朋友问题。有的孩子表现在不会交朋友,不能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愿望与需求。只要其他的小朋友不主动和他玩,他就只会独自坐着或者看别人饶有兴趣的玩。缺乏交往能力也是影响孩子在幼儿园愉快生活的重要原因。
针对以上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表现,需要家长们帮助宝宝做好以下准备:
一、孩子心理上地准备
1、与孩子谈论上幼儿园的话题 告诉他(她):宝宝长大了,要上幼儿园,幼儿园有老师、玩具、还有小朋友和许多好玩的东西等等。以此来激发孩子上幼儿园的愿望。
2、带孩子参观幼儿园 使孩子逐渐建立“幼儿园”的概念,熟悉幼儿园的环境。带孩子去看他的班级、屋里的玩具、睡的小床、洗手和小便的地方……,再带孩子去院子里看看花草、木马、滑梯等等。有助于孩子在心理上向往幼儿园生活。但是,注意不要直接而过分地夸张幼儿园生活的美好,以免给孩子造成错觉。
3、孩子认识小伙伴 在孩子正式入园前,家长应该帮助孩子认识同一个班级的同伴,只要认识一两个同伴就可以,这样,孩子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熟悉的同伴会减少孩子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让孩子容易适应群体生活。
4、入园倒计时 家长应该在入园前几天,有意识的向孩子进行"入园倒计时",提高孩子对即将发生的情况的"预测能力".可以带孩子去参观你的工作单位,参观你的工作办公室,告诉孩子,每个人都要工作,每个人爱自己的工作,这里就是妈妈工作的地方,宝贝工作的地方在幼儿园,宝贝也长大了,过几天也要上幼儿园上班,学本领了.并带孩子到幼儿园看看,走走,玩玩.如有可能,在入园前一天为孩子作一个小型的庆祝会,祝贺孩子长大了,祝贺孩子上幼儿园了.让孩子感到,上幼儿园是件快乐而自豪的事
二、孩子基本生活能力地准备。
论幼儿入园前应做何种准备 (3)(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