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园适应对所有孩子而言有会存在,但时间的长短与家长的心态、表现有着极大的关系,尽量减少孩子入园适应时间,是家长和我们携起手来所应当努力的目标。所以家长应把握原则,尽量避免以下态度的出现。
1、 送孩子来园态度不坚决,依孩子的情绪反应而定。一旦看到孩子情绪反应较大,哭求不停,立刻答应孩子停一二天再去,这样反反复复适应加长;
2、送来后依依不舍,不愿离去、紧紧拥抱、表情痛苦、其场面甚至有生死别离之感受,这种不良情绪会加大送园时的难度,激活孩子的不良情绪,使入园更加困难。适应周期更长;
3、消极语言暗示。
哄骗式承诺: “第一个接你。”“去一会就回家。”当做不到时,而失信于孩子,带给孩子你不喜欢他、不想要他的感受,因此而延长适应周期。
威胁式言语: “不听话把你送到幼儿园。”“不听话,我就不来接你!”幼儿本身就对父母把自己送到陌生的环境不能接受,深怕父母不要自己了,这类言语将加重幼儿的这种恐惧感,会对幼儿园产生更强烈的排斥感。
不当问题: 特别关心孩子在园情况,但导致消极语言暗示,如:
"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
"吃饱了没有?"
"有没有家里的东西好吃?"
"老师对你好不好?"
"老师说你了没有?"
潜意识中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一个不好的地方,一个恐怖的地方。
二、行动上的准备
1、为幼儿准备舒服、合适的衣服、鞋子。尽量的不要系鞋带的,因为活动中如果松开而孩子和老师都没有发现会绊倒孩子,造成危险。
2、早上起床后,先给孩子喝一杯白开水,尽量不要在家里吃早餐,防止哭闹后呕吐。
3、请家长们自己做好分离焦虑心理,面对孩子们的哭闹,家长们应该表现的平静些,把自己的担心和不安放在心里,免得家长这种不良情绪感染幼儿。
4、请家长们理解入园后可能出现的让家长担心、烦心的事,哭闹、情绪低落、有心事,因为在幼儿园里不敢说话,没有喝够水,没有吃好饭,没有朋友等等。有问题及时找老师沟通解决。
5、多给孩子积极的心理导向“你们幼儿园小朋友真多啊!”“那么多好玩的玩具。”
6、幼儿刚入园时,常常不喜欢来幼儿园,不要总是追问孩子“幼儿园好吗?”“老师喜欢你吗?”这往往会造成孩子更大的心理负担。
7、坚持送幼儿园,切忌送送停停,那样只会延长孩子的适应期。
8、送幼儿来园后,不要逗留,如果孩子哭闹不止,家长又舍不得放下就走,请家长抱着孩子远离活动室安抚。避免影响其他幼儿的情绪。送下幼儿后,请及时离去,不时的张望会让很多孩子的情绪波动。
9、离园回家后,家长们因为心疼、愧疚,会给孩子准备丰盛的食物,因为孩子因为上幼儿园,情绪低落,胃的消化能力减弱,过多的食物会给孩子造成负担。多给孩子准备水果和白开水就可以了
10、周末在家也不要打破在幼儿园刚养成的作息规律,否则周一回到幼儿园孩子又会感到不适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