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免费获取
|
网站首页
|
论文范文
|
修改降重
|
职称论文
|
合作期刊
|
论文下载
|
计算机论文
|
外文翻译
|
免费论文
|
原创论文
|
开题报告论文
全站搜索
搜索
当前位置:
免费论文网
->
免费论文
->
行政管理
-> 浅谈九龙县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二)
行政管理论文范文
|
物流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
|
旅游管理
|
财管管理论文
|
工程管理
|
安全管理
|
乡镇企业管理
|
电视制片管理
|
文化产业管理
|
物业管理
|
工程管理论文
|
工商管理论文下载
|
信息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论文
|
酒店管理
|
免费物流论文
|
工商管理
|
行政管理
|
物流专业论文
|
免费旅游论文
|
行政管理论文
|
人力资源
|
浅谈九龙县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二)
浅谈九龙县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二)
经过长期努力,我国社会保障水平有了长足进展,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总体框架,并在促进改革发展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于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方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体系的“安全网”、“平衡器”和“稳定器”作用,就要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就业方式多样化,逐步建立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相衔接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要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建立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与其他保障措施相配套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扩大对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试点和西部地区计划生育“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实施范围。 另一方面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加速推进现代化,必须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农村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国情,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宽裕的生活,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才能不断扩大内需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改革开放取得丰硕成果,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和条件,这为我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十一五”时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取得突破进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农村全面建设小康加速推进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扎实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着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多种形式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让广大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为农民的生产生活解决后顾之忧。
(四)、九龙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
九龙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对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改善和整合,建立起以社会保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社会互助为补充,社会福利和优抚为特殊群体提供服务。建立保障项目齐全,保障水平适度,制度健全的现代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阶段的目标是:研究制定九龙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总体规划;全面实施被征地人员(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完善以农村生活保障制度为主的社会救济制度,研究启动农村养老保险的思路和对策。
二、九龙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
社会保障作为社会的“安全网”具有保障公民生存,促进社会安全与稳定的功能。根据调查统计,全县农业总人口为48450人。随着九龙县社会事业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九龙县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建立了以农村低保、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为基础,社会经济和社会福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框架。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成为农村社会救济的主要形式
九龙县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自2003年实施以来,经历了积极探索,全县实施和规范发展三个阶段,现已覆盖全县各乡(镇)、村、组,改变了农村长期以来以临时救济为主的救助模式。截止目前,全县农村低保享受户1653户,4516人,至低保实施以来共支付救助金额5419.2万元,覆盖面和保障水平有了稳步扩大和提高,有力的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另外,五保供养得到较好落实。截止2006年底,全县农村无法定赡养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的516户五保老人实施供养。为解决五保供养经费不足问题,从今年起,县政府还将五保供养经费从原来的每人每月150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使农村五保供养的总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适度运行起到了一种“安全阀”的作用,它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推迟或抑制消费避免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并存,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人的生活水平,提高人的素质,促进社会文明发展
2、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为主要内容的医疗保障体系初步建立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九龙县农村医疗保障的主要形式。截止目前,全县共有41725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加人数占农村总人口的86%。按照低标准起步的原则,每人每年参保费用为10元。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启动,在县卫生局下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办公室,做到机构、经费、人员三落实。目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相关制度正在建立和完善,医疗报销已经开始兑现。同时,为缓解农村特困人员大病就医困难问题。九龙县从2007年1月1日启动了城乡医疗救助工作,按照本人申请,村乡审核,县民政局审批等程序,对国家规定的12种特殊病历人员实施医疗救助,个人每年享受大病医疗救助最大限额2000元截止2007年6月底,全县已有1295人享受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已发放农村医疗救助资金总额万余元,为农村特困群众极大的解决了看病就医难的问题。九龙县农村合作医疗是农民群众依靠集体力量在自愿和互济的原则下建立起来的一种医疗互助组织。它的特点是农民个人和财政经济在一定范围内共同筹集合作医疗基金。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患病时所需的医疗费用,由合作医疗基金组织和个人按一定比例共同负担。因此,农村合作医疗具有医疗社会保险的性质,可以说是农村医疗社会保险的初步形式,也是一种初级的农民健康保障制度。农村医疗保险是将参保费用集中起来,建立农村医疗保险基金,用于支付被保险的农牧民医疗费用的一种经济运行机制。为保证农村医疗社会保险的顺利运行,医疗保险基金筹资的原则是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确保农村医疗保险机制正常运行。
3、农民的养老保险开始由传统的家庭赡养和土地保障向社会养老保险转换。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2
/3/3
浅谈九龙县农牧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二)
由
免费论文网
(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相关论文
上一篇
:
试论现代汽车零部件制造和销售企..
下一篇
:
企业社会责任成本分析
推荐论文
本专业最新论文
Tags:
九龙
农牧民
社会保障
体系
完善
【
返回顶部
】
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