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及方法论
世界卫生组织给健康下的定义为:"健康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及虚弱现象。"全面健康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两大部分,两者密切相关,缺一不可,无法分割,这才是健康概念的精髓。
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培养受教育者良好心里素质的教育,提高受教育者的心理机能,充分发挥其心理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一种教育。通俗的讲是指根据青少年学生生理、心理上的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全面提高青少年学生身心和素质的教育活动。在现如今的时代,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以及要有非做不可的决心。心理教育也体现在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对青少年以后的发展有着重大的优势。
1.快速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遇到许多来自外界的诱惑,心里也特别敏感,但这段时间却是生理心理的黄金成长期,如若不给予心理健康教育,因为敏感的心理因素,非常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干扰从而形成扭曲的价值观,伤害自己,伤害他人。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去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树立正确积极有价值的目标,提高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他们心理上的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承受能力,让青少年能够勇于面对困难,消除心理隐患,以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习。对他自己和他所在的家庭都是一件有利的事情。
2.帮助青少年实现良好的行为习惯
当今社会,校园霸凌事件频发,这种恶性事件的发生与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缺失是有很大关系的,问题发现得越早,改变越是容易,更加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促进青少年学业事业成功;促进青少年良好品德的形成;保证青少年正常健康地生活与发展成人。
3.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
近时代,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的行为越来越多,已经对当下社会的安定造成一定影响。任何的犯罪都是又犯罪心理支配实施,而犯罪心理是人心理失衡所导致的一种极端行为的表现。心理健康,重在预防,提早的发现和干预,是守护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一环。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青少年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遇事多思考是否真的有必要走极端,是否可以通过家长老师的途径解决生活社交学业等方面的困扰,从而达到不良心理因素的侵蚀,在不久的将来实现人生理想。良好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保障社会安定的重要一环,达到减少犯罪的最终目的,从而实现社会的安定与良好发展。
4.加强对生命的认知,降低极端情绪的危害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联盟的统计,13岁至18岁的青少年中,有五分之一患有或将会患有严重的精神疾病,自杀是10至24岁青少年的第三大死亡原因。青少年自我意识强烈,自尊要求迫切,因此,当他们意识到某种威胁自尊的因素存在时,就会产生强烈不安、焦虑和恐惧,当自尊心受到伤害时,就会生气、愤怒,常常神经过敏,多疑。严重的会结束自己的生命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尽早地展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让青少年明白生命的可贵,生命仅有一次一旦放弃无可挽回。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对青少年的重要性及方法论(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