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一、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1.手机依赖的概念界定 手机依赖是一种心理疾病,被称作“手机问题性使用”、“手机过度使用”、“手机成瘾”等,是从行为成瘾概念发展而来。国外的一位精神科医生提出的行为成瘾标准中涉及从事某种行为的持续强度、戒断性的反应及负性情绪、社会交往能力的降低、对某种行为产生强烈的冲动性,存在长时间的依赖等内容。说明成瘾有不当行为重复,使生理和心理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是发生在心理反应层面上。显而易见,手机依赖是手机成瘾在心理上的反应,从心理学这个视角来看,手机成瘾就是手机依赖。国外文献中,认为手机使用不恰当,与成瘾行为类似,难以控制自己使用手机,并出现强迫性行为倾向,对身体和心理都产生很多负面影响。 国外研究手机依赖采用自编问卷调查使用者成瘾症状,且把它归入技术成瘾范畴里。Bianchi 解释手机依赖者时表明,他们在手机上花费时间长,有较强的外倾性和低自尊的特点。Bianchi 参照MMPI-2问卷中潜在成瘾项,考虑社会方面各种环境因素,来界定手机依赖,被很多研究者关注和使用。但是,Sorori 认为以社会认知理论来界定手机依赖更合理,手机依赖者只是不能自我管理,才产生习惯性行为,不能归入成瘾标准里。 国内有许多学者对手机依赖概念进行界定,主要分为两种解释。-种认为手机依赖是正常社会现象,不是心理疾病,表现的是- ~种心理状态(宫佳齐,任玮,2009)。另一种定义手机依赖也是从成瘾的角度,以行为成瘾为理论基础。将手机成瘾症界定为由于某种原因过度滥用手机而导致手机使用者出现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适应的一种病症(韩登亮、齐志斐,2005)。 另有研究者将其定义为由重复使用手机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产生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包括手机关系成瘾、手机娱乐成瘾、手机信息搜集成瘾三种类型(屠斌斌、章俊龙,2010)。西安市精神科主任医师师建国教授对手机依赖进行研究和治疗,手机依赖综合征,又称手机成瘾,是指一些人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的痴迷状态(师建国,2009)。北京安定医院精神科张毅主任认为,“手机依赖症”表现为对手机的过分依赖。关注手机依赖综合征(王纯,2005)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对手机的滥用,在不该用的时候也频繁使用;二是过多地使用手机影响使用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三是手机不在身边或禁止使用手机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不适反应,其中包括生理和心理反应。 手机依赖对人际交往的影响(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中职学校体育课应用心理活动规律.. | 下一篇:中小学新教师心理应激对策的心得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手机 依赖 人际交往 影响 | 2020-05-29 08:40:35【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