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常的生活学习的过程中,有些事不是一蹴而就的,比如小学语文中的阅读,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老师的我们需要紧扣教材,但是我们所面对的孩子年龄小、自律能力还有待逐步提高,因此在安排拓展阅读时这个网铺的不能太大,孩子的精力跟不上,你从这个知识点跳转到另一个知识点,孩子容易产生厌倦心理。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的背景它都有很多的知识,如果教师在教学时想拓展所有的知识点,那么整个教学都是围绕拓展阅读进行,就违背了我们的初衷,分散了学生对教材课文的注意力,让孩子无所适从的感觉,反而不利于教学。所以,当我们与孩子选择了那一项阅读读物后,先有一个小计划,一起感受这个过程,效果反而更好。
4、享受孩子的学习成果且相信可以更好-----阅读笔记
老师都会建议我们的孩子在阅读之后,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在刚开始孩子们不知道写什么;我的儿子就是,他喜欢读,你让他写阅读笔记,他就有一点小情绪,他无所适从,不知道怎么去写,但是你教给他,他也不是太愿意去做,我总结了一下,字写的少,不愿动笔,怎么办?在刚开始不能要求太多,第一周他读了之后,家长可以再陪他一起读,在这个过程中一起找一找好词好句并抄写下来,一起感受一下小文章的内容并写下来;当然这个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老师你不能光建议准备个阅读笔记,说写一写读后感什么的,之后只在班上催促一下就忘记了,孩子贪玩会认为这个事情不重要,老师不检查,这件事做不做没关系,怎么办?我的做法我会要求孩子在每周四下午的阅读课时,把自己的阅读笔记带来,上课后随机找几个孩子先把自己最近写了阅读笔记的小文章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读之后说下自己的感受,每周阅读课时这个小抽查人员不定,不重复,那么孩子们就会提一下自己的神经,也想尽最大努力的表现自己提前准备。在孩子们自由阅读时,我会抽看几个孩子的笔记,以书信的方式写在孩子们的本子上,让孩子知道老师和他一样也非常喜欢他正在阅读的这个小文章,这样他会更积极的去阅读,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出书中的小故事,当他能用自己的语言给同学、家长流畅的说出他所阅读的故事时,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内心自豪。
孩子自己感受自己坚持所取得的成就,他才有动力坚持下去。
5、老师与孩子们要长期相互监督,定期进行小团体的比赛尤为重要
事例1:我女儿在菏泽某小学四年级九班,孩子老师经常利用每周的阅读时间组织角色表演、阅读比赛、谈论个人本周阅读心得,每每到周四阅读课时,孩子就会异常兴奋,这样孩子们看到了自己的阅读成绩,即自己进步的脚印,证明了自己,就会内心愉悦,也给平常的枯燥无味增添了动力。
事例2:我的两个孩子喜欢喜马拉雅APP上自行录制音频,经常分享到朋友圈;自己也可以反复听,有助于改正自己的不足,给孩子建议尽量做到在阅读的过程中不要有错别字啊,如何把作者讲的事用自己的话讲清楚,日积月累,孩子的词汇量增加了,阅读的速度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了,阅读理解的能力也提高了,孩子也很好的证明了自己。
事例3:朋友的一个孩子,他每天必定在微信朋友圈里发孩子的阅读成果,在朋友圈可以看到孩子每天都尽可能的展现出更好的自己,由开始的吐字不清,慢慢的句子更顺了,可以有感情的朗读……
当然上述几个事例中,开始时都是由老师或家长给孩子布置的每日打卡小任务,在孩子、家长、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慢慢的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学海无涯,我们现在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孩子逐渐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以助于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的进行引导!当然拓展阅读习惯的养成需要家校及孩子们的强强配合的,让孩子发现更好的自己,并主动坚持下去。
语文的学习不能一蹴而就,如何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有味,致力于学生以后全面发展,还需要课上老师与孩子们一起探讨,课下多种方式互动相结合,共同学习……孩子让成年人有了重生的机会,让我们与孩子们感受他们所带来的欣喜!!!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拓展阅读的学习心得 (2)(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