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科学引导,引入竞争,培养浓厚学风
优良的学风能使全班同学自觉形成一种比学习,比进步的良好的氛围,这种氛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驱动力,在内驱力的作用下,使全体学生都能认定较高目标而刻苦学习,追求上进,从而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培养浓厚的学风,首先要求班主任进行科学引导。引导不只是枯燥的说教,而是要通过一些活动或主题班会增强学生努力学习,回报父母报效国家的责任感。引入竞争机制,开展班级之间和班级内部的竞争。一般说来,学生都好学上进,希望自己和自己所在班级在竞争中取胜。这样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责任心,促使学生顽强拼搏;又会增强自己和班级全体同学克服困难的勇气,培养不屈不挠的精神。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原因多方面:如态度端正,方法得当,刻苦勤奋等。对此,可分别让不同学科成绩好的同学向大家介绍学习方法,召开经验交流会。对同班学生来说,条件大体相同,遇到的情况、困难基本相似,学生对经验交流会感到亲切可信,并积极效仿,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通过思想品德教育和严格的管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够自觉做到按时出勤、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踊跃发言;狠抓考风,使学生能够端正考试态度、遵守考试纪律。良好的学风会使绝大多数学生具备广泛的学习兴趣、正确的学习动机、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班规班纪与情感陶冶相结合,促进班风的形成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必须制订相应班规班纪。制订班规班纪要有针对性,制订过程必须民主化,实施的方法又必须恰当。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在全体同学的讨论研究下,制订相应的班规班纪。为了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班级坚持每天由一个同学记班级日志,记录当天班级的各种情况:如纪律、卫生情况、好人好事及对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等,真实公正的记录下班级的不足和进步,这样做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律、自强意识,从而使班规班纪真正的发挥起应有的功效。“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学生好心作坏事、偶尔犯错误是难免的。那么如何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错误并加以纠正呢?这就需要情感陶冶,班规班纪只是治班之表,情感陶冶才是治班之本。作为“一家之长”,班主任应该关心这一集体,爱护这一家庭中的每一位成员。“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只要班主任能真情付出,学生必然会真情相报。 老师对学生的尊重、理解、信任和关怀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是沟通老师和学生情感的桥梁。班主任与学生之间有了真情,有了关爱,我想没有比这更具有凝聚力的了。
总之, 在班风形成过程中,班主任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班风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自发的过程,而是班主任善于发现和扶植在各项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好人好事,善于统筹各方面的积极因素的智慧的结果;如勤奋学习、热心助人、遵守纪律、讲究公德、讲究卫生等思想与行为要大力提倡,发扬光大,使之逐渐形成良好的班风与传统。
很多模范班主任的实践证明,良好班风的形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保证,它使人感到温暖、振奋。即使是顽皮的学生,学习和生活在班风好的集体里,也会情不自禁地收敛和改正自己的不良习气。所以,班主任必须重视抓好班风建设并把优良的班风看作班级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它成为一种无形的教育力量,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学生成长。我想这既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又是班主任工作的目的之一
建设良好的班风,方法不一,形式多样。只要班主任工作做到细致入微,就能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健全的人格,这时良好的班风也就水到渠成了。
论如何建立良好的班风 (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