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上的教学内容往往把知识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看到的是思维的结果,而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应该使课本上的知识“活”起来,因此,教师要学会跳出教材用教材,要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既要活用教材又要拓展教材,应该在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坚持个性和共性相结合,既不能离开教材所蕴含的知识结构和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又要根据各方面的因素去剪辑教材,从而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和艺术的处理,使教学内容变成个性的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何种教学手段不应该由学校统一规定,教师有权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手段。不能因为有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就把其他的教学手段全盘否定,不能因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了粉笔和黑板就认为他的教学手段落后或教学效果不好。各种教学手段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关键是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实际进行选择。另外,教师在选用教学手段时,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素质和教学风格,应善于扬长避短,发挥个人优势,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选用与自身条件相适应的教学手段。
(三)学校应为个性化教学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
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还需要学校给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的领导须独具慧眼,及时发现每个教师的个性,并给予多方面帮助,以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鼓励教师逐渐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我们可以借鉴苏霍姆林斯基在培养教师个性特长方面的做法,对不同的教师采用不同的培养方法。对青年教师,我们要努力帮助他们分析工作中的长处和短处,并积极创造条件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为形成个人风格作准备;对中年教师,要设法帮助他们找出各自的独特的风格,并不断加以总结;对老教师,则在总结的基础上积极加以传播,扩大影响。对于那些有鲜明个性的教师,更应大胆培养,并给予多方面帮助,以利于教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个性,使他们早日脱颖而出,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教学评价是推动教学工作的有力杠杆,运用的好,可以极大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学校可以适当改变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因为目前教师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具有较多的共性,靠此来评价教师的教学质量,必然会影响教师个性的充分发挥,进而压抑个性化教学的实现。尽管我们当前还没有一套突破平均化的人才标准和人才的选拔策略,还没有很好的可以借鉴的评价教师个性发展、评价教师个性化教学的评价方式,但是我们可以本着“不求完善,但求突破”“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思想准则对教师以及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学校在评价指标中增加形成个性化教学这一要求,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个性和创造性,形成个性化教学。
另外,学校应给教师一些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使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去创造。个性化的教师需要个性化的培养,不给教师自由的时间和空间会束缚教师个性的发展,如同成为贵族宠物的天鹅,连自己能飞翔的本性都忘了,谈何让它飞高飞远!当然,给教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并不是说让学校不制定制度,我们可以制定一个有弹性的制度,布置教师写的各种材料,制定一个最低标准,让所有老师都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完成,而后使教师能够有时间做更有利于自身成长的事情。还可以对不同水平的老师提出不同的要求,使优秀教师、骨干教师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读书、学习、思考,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考虑怎样做才能形成自己的个性化教学。
总之,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既依赖于教师对个性化教学的自觉追求,有意识地在教学的各个阶段运用个性,又需要借助于学校的良好环境,给教师创造自我发展的空间和舞台。只有两者结合起来,个性化教学才会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
试论教师个性化教学的形成(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