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生自主管理问题的几点意见
小学生自主管理概念最先由国外提出,该概念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主体发展的水平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所提出的一个概念,目的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潜能,让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主管理。在自主管理这个概念里,每个小学生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在我国普遍存在的学生人数很多的大班超大班情况下,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发展对于班级能否自主管理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是我对小学生自主管理问题的几点意见:
一、规范学校教育理念,营造小学生自主管理的环境
营造自主管理的校园氛围,为小学生创造更多自主管理的机会,有利于小学生形成自主管理的发展。学校可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行打扫教室,为每个班级划分共用面积,由学生自己打扫,并安排每周对班级的监督和学校走廊的纪律。学校和班级的黑板报纸由小学生组织,共同设计、绘制等。学校可定期举办对上述活动,并对这些活动的进行程度进行评级给予鼓励,以提高学生参与班级自主管理的积极性。
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能使学生发挥自己的才能,培养他们的兴趣与自信心,而且是提高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径。例如:学校艺术节、各类书法比赛、运动会等。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积极为活动的展开提供建议,有利于其发散思维,为班级争取荣誉。同学的专业如果在活动中能得到充分的展示,则有利于小学生自信心的树立。学校开展的活动促进了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使他们有更多的自我管理的机会和权利,促进了小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以班级为一个集体的比赛中,学生与其他学生交流、配合、合作、赢得胜利,有利于改善小学生的人际自我管理。
二、教师应注重对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
小学生自我管理策略是教师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小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教师为学生量身制定自我管理策略固然很重要,但策略的落实的过程更加重要。在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大多数教师的小学自我管理策略仍存在教师观念落后、教学模式比较单一、部分教师管理能力不足,缺乏适当教学活动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根据当前的学术研究调查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完善教学观。在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管理战略中,教师发挥着重要作用。只有教师有较强的自主学习思想和实践经验,才能灵活地制定合理的计划,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二是鼓励教师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形式,在进一步完善小学生自主管理策略的同时努力落实相关事宜的实行,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段,学生质量对自主管理策略进行适当的修订,让规则和经验变活。三是提高教师自身的自主管理能力和水平,以科学的方式培养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学习正确的管理方式和管理策略,教师自身定期参与适当的学习,阅读自主管理相关方面的书籍充实自己,转化其他优秀教师的优秀自主管理经验为己用,有利于提升自己,从而间接帮助到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三、强化家庭教育,养成孩子自主管理的习惯
在家庭领域,对家长的教育同样必不可少,将家长也纳入教育的一环对于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至关重要。小学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如果只想单独依靠学校,对于一人管理多人的教师来说任务非常艰巨,而且在这个过程中管理的质量也会随着人数的增多而大打折扣,只靠教师不可能完美完成这一任务,所以在培养小学生自主管理的过程中还需要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家长和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教师和第一所学校,笔者建议家长需要做以下工作:第一,家长需要清楚定位自己,日常生活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孩子树立一个好家长的形象。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孩子在生活中的自主管理能力。 第二,除了关心孩子经济上的问题和学业上的成就外,还要培养其能够独立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家长应多了解学校活动,保持与子女的校长及教师的沟通,了解子女在学校的学习及生活,并积极配合学校举办的各项活动。第三,经常与孩子沟通,采取合理、科学的养育方式,建立和谐、民主、自由的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功和成就给予其应有的奖励,对于孩子的错误和事物时进行合理的惩罚,充分尊重孩子的愿望,让孩子在和谐的家庭生活中能够无形地发展自我管理能力。在家里,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在预习,学习和复习是遇到的各种科目的作业问题时, 进行适当的辅导,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我思考的机会,学会帮助家长做家务或购买家用物品。第四,提高家长自身的自主管理意识,从而间接影响到孩子,培养其的自我管理能力。许多父母受教育程度不高,缺乏对于管理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重要性的认知,或是消极怠工对于孩子不闻不问。 作为家长没有尽到家长应该尽到的职责。家长应该联合教师,通过各种沟通方式与学校合作,完善独立管理的制度,使学生形成自学、自我管理和独立独立的习惯,既让学生在学校,在社会和家庭三足鼎立的机制中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四、通过自主学习形成自主管理能力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加以促进自身自我管理水平的发展呢?首先,要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只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产生自主管理学习的意识,才能自觉自主开展学习活动。同时,要把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大目标和小目标系统地结合起来进行研究。例如: 如果学生想在学期末提高学业成绩,那么,在这个大目标的指导下,他们应该不断地设定一些小目标,在上课前为不同的课程和学习内容设定相宜的学习目标。并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预习。在课堂上,专注于听课,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下课后,回顾课堂上的知识点,仔细复习等等。小学生通过不断完成这些小目标、短期目标,从而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实现大目标、长远目标。
学生不仅要掌握老师教的学习方法,还要向其他学生学习优秀的学习方法。例如:预习法、聆听法、复习法、检查法、内省法等。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不断改进学习中,找到合适的学习方法。掌握学习方法后,学生应有意识地运用学习方法,巩固和加强学习方法。
五、结语
只有当学生能真正理解自身行为的意义和价值,并对其行为负责,我们的教育才能达到最大的效益,取得最大的成功。引导学生在已有的认识上不断地反思、对照,不断规范自己,在体验中逐渐体察,感悟生成,进行自主管理,不仅可以达到自主教育,学生自立自强努力学习的理想状态,还能减轻教师和家长的负担,达成学校和家庭的双赢,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参考。
关于小学生自主管理问题的几点意见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