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有人说,自信是学习兴趣的体现,也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心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对于一个人而言,自信心不仅是对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成功者需要具备的良好品质对于小学生来说,它是小学生健康个性和良好心理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际上,家长对小学生的过渡期望、过度关爱不利于小学生的成长,而且还会导致小学生缺乏自信心。因此,激发和培养小学生自信心就成为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下文就探究一下小学教育过程对于小学生自信心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一、对小学生的真诚关心和热爱。
小学教育一定要秉持着真诚的心态与小学生进行交往,与他们的交往必须发自内心,耐心地引导小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小学生自律能力。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地进行引导,适度地帮助,与小学生进行交往和沟通保持耐心和宽容。其实作为小学老师,就像幼儿园老师一样,也同其他阶段的老师一样,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在学生的角度考虑问题。处在心理发展初级阶段的小学生,心理幼稚并且脆弱,面对着这样的一张“白纸”,教师一定要做到真诚、耐心,积极与小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疏导小学生的不良情绪,了解小学生心理,培养其健康的心态。
我们说,对学生的关心要落到实处,要真诚信任,比如,当一个平时调皮的学生犯了错,我们也应该问清犯错的原因,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耐心的听他解释,然后表扬他在这件事情上的正确之处,然后指出他的错误以及因为错误而造成的严重后果。这样才是对学生的真正教育,这样才能让孩子有错改错,这也才是对孩子的“热爱”教育。
二、教师一定要利用夸奖和鼓励使小学生建立起自尊、自信。
表扬,就是好话,是每个人都喜欢的言语。要想让小学生建立饱满的自信和具有完整的自尊,作为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足够的夸奖和鼓励。
教师一定要多对小学生进行表扬。这里所说的表扬一定要真诚且适度,要对行为进行针对性的表扬。其次,教师还需要引导小学生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小学生的年龄发展阶段决定了有很多的事情需要去观察和发现,在探索和学习的过程出现困难、挫折是很普遍的,教师一定要给予小学生及时的安慰和鼓励,让小学生重拾自信克服困难,更加有勇气和信心地去再次尝试、探索,这对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是很重要的。
平时我们经常告诉学生,一定要努力学习,不怕困难,只有那些“跳一跳才能够着的东西才是更为香甜的,也才是你需要的。”所以,在夸奖和鼓励的同时,我们可以激励学生探求更深奥的知识点,克服困难,向更高的目标追求。
三、要增加小学生自我表现的机会。
小学生因为他们的年龄段特点,他们的好奇性和争胜心高于成人,他们更想表现自己,更想得到别人的的认可和表扬,更希望“出人头地”、“高人一等”,所以,我们很有必要给予学生更多的自我表现机会,展示他们的优势和个性,让他们更多一些自我表现的机会。
浅谈小学生自信心的培养(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