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使学生快乐地做作业,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好作业,还应给作业进行一定的包装,使作业对学生来说不再是单调、枯燥的题海练习,而是以趣味化、生活化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体现出一定的人文关怀。如:在学生的作业本中可以适当穿插“认真审题,仔细分析!别着急,慢慢想!相信自己一定能行的!……”等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提示语。又如:教师也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把“小小邮递员”、“小兔闯关”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型作业引进作业本。此外,在表述题意时,教师也可创设情景,适当换一种说法。如把“计算”改为“小小神算手”,把“选择题”改为“快乐ABC",把“应用题”改为“生活五彩园”。
(二)他控变自控,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成功教育研究表明: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对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也起着重要作用。针对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教师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有效地监督、提醒、引导学生养成仔细审题、及时检查、经常反思等良好的作业习惯。
(三)创设平台,加强学生间作业的交流与合作
长期以来,作业往往只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而且作业的成果只是在学生和教师之间双边的交流互动,学生做完作业给老师改,老师改完作业给学生订正或继续做。那么,在倡导人人学会合作的社会中,当前,教师也应适当布置一些合作型的作业,如让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一个简单的统计。经常举行一些小型的作业展、作业交流会,引导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不断学习和提高,教师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作业展示和交流的平台。
三、改进作业的评价方式
对学习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为此,教师在评价学生作业中也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作业的批改更具个性化和人性化,具体措施有:
1.取消“不及格”这一绝对的词语。
2.学生作业的评价采用作业质量和作业态度综合量化。作业质量主要由教师评(以等级制为主)如:A+表示学生作业完成质量较好,+表示学生作业完成态度(主要反映其是否认真做、并及时检查的情况)。
3.适当增加一些鼓励加表扬的评语。评语可以采用符号或文字。如教师可以画一画“^_^”,通过脸的表情来表示教师对学生作业的满意与否。有时教师也可以写上几句评语,如“作业进步很快,老师期待你更上一层楼!”等话语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
4.请学生参与,做做小老师。在作业的批改中我们也应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生生互改互评,组组互改互评,提高学生自评、互评的意识。
5.实行订正三步曲;提高学生反思意识。当学生订正时要求学生:一看(错在哪里);二想(为什么错);三订正(独立订正)。只要学生及时订正,并能订正正确,都适当地在原有分数基础上加分,给学生以鼓励和信心。
参考文献
1、郭红 主编:《提高学生写作业的兴趣》,《新课程导学》,2014年3版。
2、董杰,孙雨风 主编:《提高中小学生做作业效率的方法措施》,《东方教育》,2013年5版。
3、陈桂芹,赵裕玲:《畅谈如何提高学生做课外作业的兴趣》,《数学学习研究》,2008年,第6期。
4、李芸芸:《初探如何增强学生对“做作业”的兴趣》,《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3期。
5、王丽:《浅谈如何提高学生写作业的兴趣》,《浅谈大众:科学教育》,2012年,第8期。
6、姚凤荣《谈如何让小学生自觉、快乐写作业》,《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年3版。
浅谈如何提升中小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