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把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常布置一些与学生生活有关的作业。让学生学会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本领,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继续拓展与延伸,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
就拿数学作业打比喻,如学习了长度单位,可以测自己和父母的身高,从家到学校的路程;认识了人民币可以用自己零用钱买所需要的东西;学习了统计知识和百分比应用题,可以去统计本校学生人数以及男女生比例;会计算图形面积可以算一算自己家里的面积,所用瓷砖的块数等。再如布置学生“观察你家中的物品,找出几道乘法算式,你家一天的生活费用是多少,记录下来,制成表格,再进行计算,这些贴近学生生活的作业,不仅巩固了课堂里所学的知识,使书本知识变活,而且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增长了见识。
(二)作业趣味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因,只有当学生对学充满兴趣时,学习才会有效,为了让学生体会学习乐趣,我把一些作业设计成“玩”。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感受学和玩是可以同时存在的。比如在“比多少”教学后,可以布置这样一个作业:用4个杯子装同样多的水,然后分别放入1调羹、2调羹、3调羹、4调羹糖,猜哪杯水最甜。学生通过实践,发现放糖最多的那杯最甜。第二天,我请学生汇报作业情况,学生基本上都举了手,还说得井井有条呢!在这种活动中,学生不仅体验了水一样多,糖越多越甜的道理,而且感受到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增强了热爱数学学习的好情感。再比如初中生学习完《散步》这篇课文之后,我们可以设计如下作业:让学生回家之后陪自己的父母到街上散步或者给他们做一顿晚餐;又例如说在设计抄写生词短语的作业时,我们可以要求学生把这些生词短语组合成一个小故事。如此一来既布置了作业又不会对学生带来太大的负担。另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教学内容以及自身学习的需求,自己来设计作业内容,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自主化——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自主力量,才能促使全体学生自主学习。 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师作为练习设计的策划者,必须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做练习的主人,做自己的“练习”。实践证明并不是每一个学生对于相同的练习都能承受,因此,练习设计须考虑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尊重差异,尽可能地设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练习,供学生自主选择训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促进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跳一跳摘到“果子”,得到主动发展。
(四)作业开放化——点燃学生的创新火花。
新课标指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是开放而多样的。 所谓开放性的练习其实是相对于条件完备、结论确定的封闭性的问题而言的。其特征是一般没有现成的算法与确定的答案,要求解题者去假设、猜想、验证,并要求解题者善于联想、敢于创新,具有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能使思维辐射到与问题相关的一些知识点上。因其特点,开放性练习情节更富有挑战意味,令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更能激起学生潜在的好奇心和好胜心,有鉴于此,它的设计一要适合学生的思维特点,二要能具有让不同水平、不同方法、不同个性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数学思想,获得成功的体验,其根本目的是要为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促进学生从模仿走向创新。
二、关注学生做作业的全过程
当前对于学生的作业,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作业的结果,更要关注学生做作业的全过程。而且,从学生完成作业的整个过程来看,这既是一个自主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思维逐步完善的过程。为此,作为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的教师,也应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关注学生完成作业的全过程。这并不是说教师要在学生做作业的过程中全程“陪同”,而是指教师应通过一些方法和措施来“关注”、“服务”学生做作业。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一)精心包装,创设良好的作业情境
浅谈如何提升中小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