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学生学习习惯思考
通过对小学教育专业的学习我深刻感觉到在这个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会学习要比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小学教育的任务不仅仅知识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让小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方法让学习更为轻松,同时老师和家长应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增强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学生学习习惯的改善是我们首要任务。
能有一个好的习惯真的让人终身受益。对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是他一生中完成各阶段各项学习任务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学习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发挥着稳定、持久的作用,能够形成优良的学习动机、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通过点滴的小事而形成的。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主要受家庭、学校、社会和自身各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具体学习习惯
习惯,是指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不易改变的行为方式。因此,指导好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我们教师首要任务。具体的学习习惯一般包括预习、听课、复习、完成作业等学习习惯:
(一)课前预习
根据时间和内容,预习可以分为课前预习、阶段预习和学期预习。课前预习是指在上课前预习下一节课的内容;阶段预习是指提前一断时间预习一章或多章的内容;学期预习是指提前一个学期预习下学期的内容。在学习中,需要将这三种预习结合起来。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明确每一节课、每一阶段、每一学期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和学习难点,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可以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听课
课堂听讲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关键环节。它主要包括听、看、想、做四个方面。“听”是指专心倾听老师的讲课和同学的回答,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听时要目光注视对方,并用语言信号和非语言信号做积极的信息交流。“看”就是要仔细观察老师的演示、板书和动作。“想”就是要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提出的问题以及同学发表的意见,学生不但要思考和领会,还要有自己独立的观点。“做”就是动手操作、记笔记和做练习。
(三)复习
对学过的知识,应及时复习。根据时间和内容,复习可以分为课后复习、阶段复习和学期复习。课后复习是指课后复习本节课的内容。课堂上学会了的东西,课后还会忘记。学过即习,方为及时。阶段复习是指经过一断时间后复习~章或多章的内容。这样不但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构建知识网络,也可以为下一章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期复习是指经过一个学期后,通过总结、概括、对比,抓住重点和关键,将不同章节、不同知识点形成紧密相联的知识体系。
(四)完成作业
完成作业是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主要包括准备学习用品、书写规范、按时完成、独立作业、全面检查、自我评价等内容。准备学习用品是指做作业前要准备好必需的书、本、笔、尺等学习用品。书写规范是指写字时要注意姿势、笔顺规则、字形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要求和横平竖直、大小均匀、整齐、纸面干净、平整等具体要求。完成作业一定要注意独立性与及时性,不能抄袭,有不会的问题及时向教师与家长求助,保证作业按时交送。作业完成后,还要注意全面检查与自我评价。做作业,要认真。想清楚,再动笔。按要求,写工整。细检查,不出错”。最后改进作业评价措施,对每天作业中书写规范、正确率高的优秀作业以及进步快的学生的作业,采取贴小红花或盖美丽小印章等方法激励学生。并不定期展览学生作业,组织全体学生观摩学习优秀作业。在学期末评出优秀作业标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作业习惯。
二、关于学习习惯的培养方法
关于学生学习习惯思考(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