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已经引起大家的重视,我们应该从何处入手,关键要明确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具体包括的内容。同时让学生也心中有数,做起来能联系到自己的实际,并落实到实处。
(一)明确好要求
课堂听课习惯:专心听讲,认真做练习,积极回答问题,善于倾听。
课后复习习惯:每天主动复习、总结,复习深入。
课外学习习惯:坚持阅读,会做笔记,阅读时积极记忆,有效安排课外学习
活动。
作业练习习惯:专心做作业,作业保质保量,能及时纠正错误。
应对考试习惯:考试时审题、检查或演算,不轻易放弃。
合作学习习惯:与同学相互帮助、互帮互学,乐于与同学交流。
学习卫生习惯:学习过程中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自主学习习惯:自己安排自己的学习,主动学习,检查整理学习用品。
(二)做好榜样作用
家庭作为教育儿童的第一学校,父母的行为必然成为孩子模仿的首选对象。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表现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创设学习型家庭氛围,父母与孩子互相影响,共同进步。要让学生形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家长首先要做爱读书的表率,经常读书、读报,并和孩子一起读课外书,共同交流读书心得等。教师的一言一行无时不在影响着学生。你要学生养成什么样的好习惯,你自己首先得养成这方面的好习惯。陶行知先生说过:“要使学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方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教师以身作则,对于孩子来说就是无声的引导。教师的工作态度、教学方式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除了父母和教师的榜样示范作用外,孩子最容易受同辈的影响。同学之间由于年龄、性格、经历上的接近与相似,就更容易相互接受与模仿。教师要经常注意发现和了解班级中出现的好榜样,注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榜样,有意识地宣扬这些榜样。
(三)制定好学习目标
学生要怎么才能学会学习,就必须要从多方面的知识中搜索必要的信息,从中确立自己学习的重点和学习目标。善于制定学习目标,这是一种较为好的学习方法,更是好的学习习惯。老师要指导学生学会制定学习目标。老师可以根据具体相关材料,与学生一起制定好学习目标,为学习学会制定目标提供好有效的方案。之后,学生可自由讨论制定学习目标,逐步学会制定学习目标的方法。到最后,学生可自己独立制定学习目标,以真正掌握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当然,学生要真正学会制定好学习目标,还必须学会如何掌握该学习方法学习方向,以便在今后学习过程中能够向同一目标前进。
三、总结
的网络教育这几年以来让我受益匪浅,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更好的做好一名优秀的教师。我认为,当一名人民教师的任务是艰巨的,是任重而道远的,更应该掌握教育规律,构建科学课堂,让教育生涯充实而可持续发展。要在实践中多探索经验方法,“教师就是平凡的、朴素的人”,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能否有意识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思想。坚定的信念意味着教师肩负着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有了这样的信念,才能够给学生传播民族梦想的正能量。
关于学生学习习惯思考(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