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习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用生活来补充文本,以文本来表现生活,实现语文与生活的对话,沟通语文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让学生能说、会说。
(一)让课堂教学环境生活化
在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没有生活的体验,存在心理差距,于是他们在阅读课文时常常把自己置于文本之外,往往作为一个旁观者,一个看客。教学时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课堂教学环境生活化,会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引起高度注意,从而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寻找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
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语文课堂教学可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努力寻找语文教材与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点,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也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适当地让学生走出课堂,接触自然与社会生活,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习与生活紧密相关,使学生在体验中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依托文本让学生学会生活
文学作品大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但却又远远高于生活,它既是学习语言文字的材料,更是认识感悟生活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文本中崇高的形象来震撼学生的心灵,以丑恶的现象来刺激学生的良知,从而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高尚的品格。这样。学生通过课堂教学不但感受了生活,而且学会了生活。
三.教学评价多元化,让学生爱说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给予所有学生以充分的肯定、表扬和鼓励,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体验成功,获得愉悦,建立自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课堂上变得乐说、爱说。
(一)评价的内容多元化
过去我只关注学习的结果,进行教学评价时,只是简单地判定学生回答得对错,对于学生的情感、态度、方法等方面关注较少。现在,我在课堂上对学生评价的内容趋于多元化,更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状态、思维方法、遣词造句、参与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二)评价的主体多元化
过去,我是课堂上唯一的评价主体,而现在我更关注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采用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以及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评价等等,如朗读课文时,在白评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好在哪里?”“还有哪些要改的?”“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读?”这样的评价既让更多的学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又鼓励了学生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培养了他们的合作意识,使他们在团结和谐的氛围中得到发展。
(三)评价的方式多元化
我以往的评价方式较为单一,常以口头评价为主,语言也较为苍白。现在,我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体态语言、符号语言、口头语言等,用鼓励的眼神,赞许的微笑,暗示的抚摸,竖起的拇指,真心的夸奖……及时对孩子做出评价,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注、表扬与鼓励。这让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信心倍增,探究意识增强,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也大为提高。
总之,利用多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积极开动脑筋踊跃发言,学生的学习热情、效率、质量都会得到提高,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促进了学生更好地发展。
提高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策略(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