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学生有不好的行为习惯,大多数都是由于家长的影响造成的,不少家长自己不注重平常的谈吐,言谈粗俗,不明事理,金钱至上,如此行为都对孩子产生了不良影响。
(3)父母离异
家庭环境因素也相当重要,愉快和谐的家庭氛围会让孩子活泼乐观,相反,争吵打闹的家庭会使得孩子恐惧厌恶,这样会对孩子产生极大不可挽回的心理阴影,使孩子自卑,自暴自弃,厌恶家庭,厌恶学习,仇视社会,对自身的心理也造成了不可磨灭的创伤。
(4)家庭贫困
家庭条件不好,父母无固定工作或者子女多,或者父母工作太忙无法照顾到孩子的起居,就会造成学生的营养跟不上,间接导致学生无心无力集中精力学习,导致成绩日渐落后,久而久之就会自卑,厌恶学习。
2.学校原因
(1)教师的歧视
在学校里老板都比较喜欢成绩优秀,有特长的学生,而对于本身学习落后的后进生比较冷淡,会造成学生心理创伤,自卑,加上成绩落后,老师的训斥,老师看其眼神不对,都会造成后进生的自卑心理加剧。
(2)教学一味追求升学率
学校的领导一般比较重视升学率,故而将压力转嫁到每个班的班主任老师身上,老师在极度的压力下,给学生施压,不能给学生因材施教,造成基础知识差的学生跟不上老师的教学,只会适得其反,造成后进生的自甘堕落。
3.学生自身原因
大部分的后进生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行为习惯不好,言谈举止欠文明,造成家长不管教,老师置之不理,后果更严重,大部分的后进生其实是渴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关爱的,他们希望得到认可,希望得到赞扬。
三、激励后进生的方法
(一) 消除恐惧心理,用爱心激励后进生
对于后进生,教师首先要将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他们,平日里多跟后进生沟通交流,主动倾听他们最近的近况,家庭情况,总根本上去抓住让孩子堕落的原因,课间主动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他们的过错,教师要理解、宽容,主动给予后进生关心和谅解,切勿用班主任的权威以及长辈的身份去强迫或者施加压力,这样反而适得其反。平常的班级活动中,也要多鼓励后进生积极施展自己的才艺等等,鼓励后进生,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
(二) 转变消极情绪,用进取心激励后进生
教师要努力的去跟后进生谈心交流,学生受到挫折或者学习退步时给予他们鼓励,切勿放任不管,让他们“破罐子破摔”。在他们成为老师眼中的后进生之后,他们的耳边眼中总是得到的是父母的训斥,打骂,不理解。此类学生,教师应该多观察他们,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多倾诉自己的心事,这样可以对症下药,针对学生的情况来进行引导。无论事情大小,例如一次积极的打扫卫生,一次积极主动的提前交作业,一次字迹工整的作业,一次积极参与学校的文艺活动。都能给孩子树立存在感,他们他们的心灵得到满足和肯定。
教师也要市场注意和留心后进生的情绪,给他们树立自信心。教师可以跟后进生保持好朋友的角色进行沟通,对后进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各个方面进行关心,当后进生做错事时,要用宽容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因为后进生的心里需求来说,他们更加渴望的是理解和关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在充满爱心和信任的环境中成长,希望老师和家长能肯定自己。这意味着自尊心重新萌发,他们也会一天天的乐观,积极的参与学习和班级的团建活动,更加有自信心,跟同学相处更加融洽,不再与老师顶撞。
后进生本身因为自身的落后已经产生自卑心理不愿意与其他同学相处,久而久之自卑心理也更加严重。
教师可以每周做一次班级的小活动,搞一次才艺展示,去挖掘后进生身上的特点,让他们展示自己特点的同时,增强后进生的自信心,通过后进生的才艺展示也能让其与班级的其他同学和睦相处,后进生也能通过才艺展示找到自身的价值,更加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当中。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作为介质,去鼓励后进生参与更多的班级的文艺活动中。
帮助后进生制定学习计划,并按时督促他们,每天学习什么,做到了哪些,做到的打钩,当后进生有进步时,要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要求家长一起来见证后进生的进步。教育的作用是帮助后进生迷途知返,改变自身的陋习,养成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价值观。
也可以让后进生养成提前预习的习惯,俗话说“笨鸟先飞”,每天先浏览一遍教材的总体内容之后再细读,让后进生提高自学能力,理清哪些内容是已经了解,并将有疑问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这样的方法既提高了自学能力,又为第二天的听课铺路,提高后进生对学习的热情和培养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上课抓住老师讲课的重点,做好课堂笔记,让后进生也养成记录错题本的习惯,明白自己容易在哪些地方失分,后面考试复习是,以此为重点,这样慢慢的就培养了孩子主动学习的能力,将后进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众多事实证明,老师“一句鼓励话,胜过十句骂。”对于后进生,教师应多组织集体活动,善于发现后进生的特长优点,给他们多表扬鼓励,或者适时多让他们表现自己。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不是立竿见影的,转化后进生需要有耐心。无论后进生的学习也好,纪律也好,他们的“差”非一日造成,“转”也非一日之功。今日可能有很浓厚的兴趣有很大的进步,明日他就失去了兴趣,“积习难改”呀!
荀子在《劝学篇》中说道:“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后进生的时常变化,出现反复都是正常的情况。这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老师是学生的良师益友,教师要本着循序渐进的原则,并且持之以恒,帮他们树立信心,相信后进生通过努力“改造”一定可以“精诚所至,金石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