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学校教育工作失误。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希望把孩子培养成德才兼备的人才,但是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升学竞争和考试压力的环境影响,虽然学校知道德育和行为养成的重要性,但是农村学校为了在成绩上能够赶超城区学校,只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提高学生的成绩上,忽略了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农村学校教师也存在只要学生成绩好就是对学校和家长最好回报的思想,在学生行为养成方面也就没有下足功夫,学生也就慢慢养成了一些坏的行为习惯,却无人管理。 通过这些问题我们就应该对学生进行观察,督促,引导。当班主任顾及不过来的时候,可以调动学生互相帮助的积极性,让学生之间进行监督和相互影响。比如,让他们从小养成爱卫生,能够洗脸刷牙,及时理发,不留怪头型,能够及时剪指甲,注重仪表,讲究装束,不穿奇装异服;在语言上,要文明、文雅,不说脏话,不骂人和打架;要尊老爱幼,尊敬师长,懂得贤孝感恩;热爱班级集体,爱护花草树木,不做影响环境的事情;要积极参加学校所开展的各种活动,特别是学生开展的文体活动,勇于健身,很好学习体操;能够团结同学,对他人有爱心,能够互相帮助,助人为乐;要认真学习,明确学习态度,肯于钻研,从小立志努力学习。因此,孩子们的习惯养成体现在很多方方面面,需要老师进行细微的周全的研究和制定,并且要付诸以行动。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孩子们良好习惯的养成。 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构建养成教育网络。 学校实施养成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养成教育任务。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道德知识上的教育和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指导并监督他待人接物的礼仪。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 |
上一篇:对农村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现.. | 下一篇:小学教育专业个人学习总结 (2)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农村 小学生 良好 行为 习惯 养成 教育 | 2020-05-28 09:50:18【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