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困生”知道自己的成绩落后,跟不上学习进程,对自己的学习失去信心,慢慢地形成了自卑感,所以在学习上也处于忪懈、懒散的状态。尽管“学困生”,是属于在一个班集体中暂时落后的学生,但他们也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爱护。作为教师,平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放下姿态,与孩子进行朋友间的交流、沟通,真真切切地了解他们的内心想法,不揭学生的“短处”,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尊重他们的人格,积极关注其学习,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俗话说:“没有爱,何来教育?”教育应该以爱作为出发点,成为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桥梁。随之当今社会的改变,新课改下的素质教育理念强调教师要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肯定他们的成长与努力,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目前我国也非常重视素质教育的实施,教师不能单纯的以分数高低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师对学困生不要急于抱有任何偏见或区别对待,而要了解他们的优缺点,积极关注他们的学习状态,多为“学困生”创造表现的机会,可以在课堂上将简单的问题留给他们解决或回答,当他们表现好的时候,应及时、适当地表扬和鼓励,排除他们的心理障,让他们在学习与成长的过程中,善于发掘自己的潜力与提升信心,建立良好的自我效能感。 二、加强家校合作,创造和谐氛围
如何培养小学“学困生”的自我效能感(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
|
推荐论文 | 本专业最新论文 |
Tags:如何 培养 小学 自我 效能 | 2020-05-28 09:48:54【返回顶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