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学生学习方式未改变,未形成做作业的习惯。老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学生下课后完成作业,在很多人看来是再寻常不过的事,但是很多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在刚上学的时候并没有培养出做作业的习惯,而教师布置作业大多数是抄写背读之类枯燥的内容,小孩天性好动,大多难以承受这种枯燥的学习方式。因此,很多学生对课后作业非常反感。这样也就难以养成学生做作业的习惯。
二是作业设计不合理,未充分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我们的语文作业一般是让学生抄写词句、背诵课文、完成训练卡、补充习题中的练习,数学作业就是机械的做题目,英语作业呢通常是抄单词、背课文,这样的作业,缺乏新颖多变的形式,生动有趣的训练,从而使部分学生产生了怕学厌学心理。这样的作业从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呢?再者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很大,学习能力也高低不同。有些作业的难度相对较大对于学困生来说,就难以顺利完成,有的甚至一筹莫展,无从下手,这就造成了他们缺少做也成功的体验,久而久之他们对待作业的态度就会变的极为消极甚至不做作业。
三是在完成作业时遇到困难,家长并不能及时给予辅导和鼓励。课后作业一般由学生回家做,因而家长则应该承担起辅导和鼓励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责任。作为家长如果不能正确了解自己孩子近阶段的学习情况和作业态度,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孩子辅导和鼓励,反而在他们做作业时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那么孩子在做作业时就容易因为其它事情分心并导致作业完成质量降低,而且在遇到困难时家长如果不能及时予以正确的引导,也容易造成孩子对作业产生反感,从而进一步削弱孩子在做作业方面的动力。
四是评价机制不完善,也极大挫伤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由于各种原因,很多老师对所布置得作业不能及时认真地逐一检查,不能给予学生相应的奖惩,从而也不会在学生中产生你追我赶的良性循环,大大的挫伤了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造成一部分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没有动力继续认真的完成作业,而不认真完成作业的学生也会觉得没有必要去完成作业。
学生是每个家庭的重心。如何能使学生在更轻松快乐的状态里获得有用的知识,是每个家长和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课后作业作为由教师和家长共同配合辅导学生完成的学习活动,更是需要教师和家长在各个方面进行探索,找出最时候学生全面发展的方法。在海口有一家学校,独创出“立体家庭作业”受到学生家长欢迎,其创新核心就是在给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中,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除了适量的文化课作业之外,还包含有一定量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作业,学生完成这些作业不仅要动脑、动手、动口,甚至整个身心都要跟着动起来。‘立体家庭作业’与传统作业的区别就在于其不只关注学生的文化课学习,还把学生的心智发展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放在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以让学生喜闻乐做的各种方式在课后作业中得以体现和落实并让学生爱上作业的同时也更好的学习到了书本之外的知识。我们布置课后作业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将书本上的知识弄懂,跟要求学生在生活当中去运用,要求学生更多的去创造和发现,从而提升学生的整体能力,可以通过以下的方法来付诸实践:
关于小学生课程作业问题的调查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