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需要正确处理经济、政治、文化的关系,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必须正确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既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抓紧抓好,也不忽视其他各项建设,从而把坚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要靠自己的发展;改革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通过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部分,不断调整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经济基础的部分,实现制度创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改革和发展要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和良好的社会秩序。改革、发展、稳定这三者构成关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关系,它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十六大报告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这是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基本思路和重要准则。
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得到一些在现在社会学中学习、工作、生活、为人处世的道理。作为一个民族,作为炎黄子孙,我们有必要知道中华民族的发展史;作为一个文明古国,作为中国人,我们有义务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们唯一从历史中学到的就是,我们从历史中一无所获”。的确,既然有了一战的血腥屠杀,为什么还有二战的干戈不止?既然有了拿破仑滑铁卢的失败,为什么还有希特勒的远征?既然有了王朝更替的教训,为什么还有举不胜举的“揭竿而起”?犹太教这个命运多舛的民族,在战中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却在和平到来之际失去了他们爱戴的拉宾总理,难道那些犹太极端分子从历史中学到的就只有仇恨与复仇吗?
历史正如一片叶子,有人因一叶而障目,有人因一叶而知秋。学历历史还要记住历史,还原历史的真相。
历史……落上了厚厚的尘土,似乎已经被遗弃在角落,但确实需要我们慢慢品味,品味它的奥妙、它的精华。
作为当代中国的公民,如果不了解中国的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不可能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也就不能胜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神圣职责。所以我们在空余时间应该多了解了解历史,多关注关注新闻。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