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任教的半年期间,我多次主动联系覃胜西父亲,并且及时的反馈孩子在校的情况,经过和覃胜西父亲多次的沟通,在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我和家长逐步达成了一致意见。并劝导覃胜西的父亲,希望他多和孩子沟通交流,多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多关心孩子的思想、情绪的变化,多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孩子体会爸爸的不易,并让孩子感觉到父亲非常关心自己,疼爱自己。听了这些话,覃胜西的爸爸激动地流下了眼泪,他不知道自己的教育方式已经给孩子照成影响,以至于孩子在校厌学,并且文明礼貌差是因为长期处于被忽视的状态,缺乏亲情的温暖造成的性格孤僻、冷漠,甚至不搭理人。覃胜西父亲表示会全力配合校方配合我的工作,在以后的学校教育工作中会给与支持。从开学到现在覃胜西的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在上课的注意力集中了,课间和同学也能友好相处,最值得表扬的是覃胜西父亲现在对学校的教育工作也很支持。
对于像覃胜西这样的学生,其实都是因为家庭因素及父母的教育方式造成孩子厌学的最终结果,我个人总结两点:
1.父母的言传身教不充分,父母的言行将直接影响着孩子。家长的某些行为,比如游手好闲,性格暴躁,教育子女没有耐心,动不动就大打出手;有的父母文化水平低下,见识面狭窄等负面因素都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2.两代人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父母整天忙于工作对孩子情况知之甚少,甚至认为只要给予物资上优待,但却不知道其实他们最需要的就是心灵的沟通。
那么作为老师,我们也许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那些厌学学生的家庭情况及教育背景,这样才能及时帮助他们改正不良习惯,从心理上做一个健康快乐的孩子。
案例(2):
斗江镇小学三年级(2)班,学生:梁意荣,厌学,纪律性差,是广西省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凤凰村凤凰屯,父母常年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因为父母不在身边的原因,孩子纪律性很差,经常说谎逃课,几乎没有理想,大多数是碍于社会、家庭的压力而来学校混日子。刚开始接触梁意荣的时候发现他性格比较冷漠,对于班集体活动都处于漠视状态,甚至有时候还特意做一些破坏行为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经过对他的家庭情况进行了了解,我在当职期间多次找其谈话,并且是生活上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比如在学习上给与个别辅导,生活上给与鼓励,在课堂上对于他的每一个进步及时给与表扬,留守儿童大多数的孩子动手能力相对都是比较强,所以在学校举行的一些课外活动我会有意的让他承担一些责任,比如担任小组长等角色,这样既能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又可以提高孩子的责任感,无形中他的纪律性差这个缺点就在慢慢的扭转。经过几个月的观察,现在的梁意荣在很多任课老师的反馈中都有很好的评价,成绩也提高了不少,所以我认为在智力因素上主要差在注意力上,而在非智力因素上主要差在意志上,这两方面是导致后进生学习成绩差、组织纪律差和思想品德差的主要原因。后进生尽管身上存在着不少弱点、缺点,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在他们身上存在的某些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如重人情、守信用;心理融合能力强,活动能量大;思维变通能力、动手能力较强;好胜、好动、勇敢、果断等等。这些积极因素,如果加以发挥和利用,对后进生的教育转化是十分有益的。
(二)学校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后进生的出现和社会影响、家庭教育密切相关。但是,学校教育工作的疏忽或失误,班级和学校的管理不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之一。
1.教师的教育方法不恰当。学生在学习上屡遭挫折后,这时候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甚至挖苦、讥讽、责骂他们,必然会使学生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失去信心,仅有的一点兴趣也会消失,厌学情绪自然就乘虚而入,在他们的意识中就会出现偏离集体的倾向,在行为上就会出现失控的现象,甚至会以各种反常的行为与班集体抗衡,少数的后进生甚至就会到社会上寻找自己的“价值”。
2.学校管理手段不当。有些学校为了加强管理,制定了各种各样的制度,这些制度表面上效果不错,但却把学生管死了。有时班级因为某个同学扣了分,实际上是扣了班主任的津贴,因而班主任便狠狠地把这个学生训一顿,解决问题单一化,伤害了学生的自尊,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有的学校为了升学率,对后进生另眼相待,要不就劝其不要参加考试,要不就分个重点班,这对在差班的同学是一种无形的伤害,使得这些后进生们更加不想学习,继而无事生非,各个方面全面滑坡,越来越差。依旧将这20名后进生做了以下问卷调查:
表3-3 20名后进生落后表现及原因调查比例
当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你愿意请教谁? 家长 老师 同伴
10% 35% 55%
(三)社会原因
案例:斗江镇中心小学四年级(1),学生:韦春,家庭条件优越;班主任:刘晓梅
据我调查了解得知:斗江镇中心小学三年级的女生韦春,因为爸爸是广东人做买卖生意,家中的物质条件非常好,在穿戴上面追求名牌,家中长辈和周围的亲戚普遍认为女孩子多读书无用,当大老板的从来都不是读书的人,都是小学毕业的。从班主任对她家中父母了解到:家中祖辈文化程度不高,而且是家族生意,在学习上无法从中辅导,多于追求物质上的东西,韦春因受亲戚影响也逐渐放松对学习的要求。班主任感受到问题的严重性,知晓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因此多次家访,给韦春的父亲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让韦爸爸明白了教育的重要性。在班主任的大半年努力下,韦春开始努力学习,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1.社会不良风气影响了正确价值观的形成。不少青少年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家庭责任感淡化,爱攀比现象严重等,都影响了青少年的价值取向,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
2.家长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对子女培养的投入。培养子女的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因此觉得不划算,甚至觉得子女早一点赚钱自己也可早一点享福;有的家长舍得建豪华的房子,却舍不得花钱给孩子读书,这种家长并不少见。这些现象,造成青少年无心学习,得过且过。
3.多元的消费文化产生了负面、消极影响。影视、计算机及网络的普及,给部分青少年虚拟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商业行为中的夸大其说,使得一些青少年注重享受而逃避劳动;暴力、色情的内容使得青少年往不良的方向发展。
三、后进生教育转化的路径选择
对后进生这样一个“与众不同”的特殊群体,作为教育者,必须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将浓浓的师爱洒向他们,让这些迟开的“花朵”沐浴阳光雨露,健康成长。如何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呢?我认为主要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小学后进生教育转化问题探究(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