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都知道说要做好一个学校管理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智能结构,与时俱进,但也有一些不合理、不科学的教育现象无动于衷。
2、教育管理中教师模式落后
在对教师的管理中过于重视制度的刚性,缺乏人性化关怀。在考核制度上过于注重绩效和量化的指标,但过于注重可能会扭曲教师本身的任务,而将其关注的重点放在量化指标的完成,而不是自身教学质量的改进等。
由于教师所处社会环境的变化,加之人事管理滞后,使教师数量不足,质量有待提高,特别是教师职业的魅力下降,也成为妨碍教师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3、教育管理中质量管理观念陈旧
有部分教育管理者对教育质量的管理主要是以学业升学为主,往往对学生的体质、思想品德及综合素质等没有相当的重视,这样的管理理念核心些许偏离了社会实际的需求。
通过的《教育管理学》的学习之后,似乎从中得到了一些答案和解决的思路,书中认为现代的学校想要发展,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固步自封,现代教育管理本身也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之中,当前的学校应以现代教育管理知识武装自己,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改进。
一、更新管理者的思想,实现更加灵活多变的管理
要想成为一个成功的教育管理者,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管理智能结构
1、概念的管理:即是提出明确的指导思想或原则。
2、沟通和协调的能力:既要和教职工沟通,也要和自己的上级沟通。
3、自我反省和评价的能力:学校管理者就是通过分析和评价的工具来人事自我完善自我,必要时还要重塑自我。
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管理智能和管理理念,才能准确抓住学校事务内部各因素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又要求我们一切管理工作都要从实际出发,既要有高度的原则性,又要灵活的选择管理方式和方法,这就要根据学校本身的优点与弱势,制定出切实际可行的战略管理方案,从而强化学校的环境适应意识,提高发展的能动性,推动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进而挖掘组织内外资源,提高学校内在素质。
二、以人为本,形成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责任感和成就感的管理模式
现代教育管理把教职工视为学校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学校管理的中心应该是赋予教职工强烈的工作动机,主动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发挥,管理者采用心理引导的方式,让教职工自我追求工作完善,由外边激励深化为内部激励,尊重教职工的需要,以对人性的全面把握建立健全的教师管理制度,使之更人性化和科学化。
三、改进教育管理评价机制,科学引导教学质量
学校的质量不仅仅是狭隘的学业成绩质量,还包括德育工作质量、体质卫生工作质量、后勤工作质量等,学校的质量管理应该是多方面的,这个质量基准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全面、主动发展为内容的发展性素质。我们可以从改变评价机制开始:
首先是关注形式性评价,通过评价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施质量的约束和保证,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其次就是评价的内容要全方位发展,传统的教育评价对学生的情况较于狭隘,现代教育评价充分注意到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改进各种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从而提高教育质量管理。
以上就是本人对《教育管理学》的学习后的一些看法和心得。
关于学习《教育管理学》的体会(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