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没有担负起教育子女的责任,不过问子女的思想和学习情况。有的家长对子女要求不严,引导督促不力。有的家长以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严重挫伤了孩子的自尊心,致使孩子成为家长的对立面。有的家庭父母离异,学生得不到温暖和教育,给子女造成巨大的心灵创伤。这样就致使学生在学习和行为上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三)学校教育原因
学校目前的评价机制,导致对学生进行成绩排名,致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后进生承受能力弱,同学瞧不起,久而久之便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
(四)学生自身原因
学生自身没有端正学习态度,没有吃苦精神,不愿多用一点时间学习,学习没有自觉性全凭老师和家长的督促,光知道享受,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除此之外,生理因素和性格因素,也是后进生心理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中学生处于特定的年龄段,在这个年龄段,学生既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活动,也有不少消极的心理活动。后进生比一般学生的消极心理更多一些,对自己往往缺少正确的认识与评价,看不到自己的长处,遇到问题不愿与他人沟通,总感觉心里抑郁,以致产生心理障碍。
三、转化策略
(一)以人为本,倾注师爱
尊重每一位学生,“以人为本”,是对每一位教师的基本要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人情味的心灵交融。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心理学家认为“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二)良师益友,宽容以待
老师应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应宽容以待之。在学生群体中,绝大部分学生不喜欢老师过于直率,尤其是批评他们的时候太严肃而接受不了。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故应“宽以待人,容人之错”。在通情达理中暂时性的容忍宽恕学生的错误,采用灵活委婉的方法去教育他,鼓励他。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又促进了师生的情感交流,在转化后进生工作中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抓住优点,及时表扬
利用课堂回答问题,协助老师处理一些班上小事或在他们的作业书写等方面,寻找他们自身优点,树立自信心。我班的野丽霞是一个内向的小女生,不爱说话,虽合群,但不爱与同学合作交流,从不主动参加小组集体活动,在参与活动中总有退缩行为,畏惧心理,最明显的特征是自信心不足。课堂上回答问题几乎没听到她的声音,只见嘴动,没有声音,要么就语气神态很特别,上课时容易走神,真令人心焦。
一次语文课上,我请孩子们回答问题。她畏畏缩缩的把手举起来,我请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她回答完以后,我发现她的声音像百灵鸟的声音一样动听甜美。我表扬了她,让她再读一遍。她声音放高了,我和同学们给她热烈的掌声,她笑了。接下来,每次上课,我都会请她回答一些简单问题,渐渐地,她对语文没有了强力的排斥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读书越来越大声了,我布置的任务总能够按时完成,学习一点一点的在进步,和班上的同学也打成了一片,积极的参加班上和学校举行的活动。她从一个讨厌学习的孩子变成了一个不懂就问的好学生。
(四)制定目标,让后进生循序渐进的进步
制定目标的前提是了解和熟悉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所以要全面了解学生后进的原因,针对他学习和心里障碍,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给予后进生充分地信任、宽容和理解,解除他们的精神困惑和心理障碍,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心态,能正确面对同学和老师,可以进行平常地交流和沟通,消除他们的自卑心理和压抑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从一个较低的目标开始,所谓的较低目标,就是指后进生经过努力就可以达到的目标(包括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成绩的提高等方面)。当他们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学习在原始的基础上有了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之后,他们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更积极认真的学习。实现后进生的转化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事情,在后进生转化的时候,也常常在进步了一段时间之后,成绩开始又开始出现下滑的趋势,这种学习成绩反复是与后进生的基础有关,这个时候,要教育学生追求目标,重在过程,淡化结果。布鲁姆掌握学习的理论认为,能力差一些的学生并非不能完成指定的任务,只是他们需要完成任务的时间更长一些。教师应把学生的成败引导到积极的归引方式上,让学生明白,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能取得成功。
(五)家校合作,双管齐下
对后进生的教育,单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后进生的自我控制力、自我意识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形成良好习惯,在某种程度上,学校和家庭的共同教育可能成为决定性的力量,学校和家庭缺一不可,因此要建立健全反馈网络,与家长互相配合,及时了解学生在家在校的表现及变化,及早发现问题共同促进后进生的转化。长期以来,我特别注重与学生家长联系。
我有这么一个学生,他叫阿杰,父母长期在外工作,由爷爷看管,爷爷体弱多病,难以管教,他经常与九年级的一些问题学生在一起,听他们使唤,还经常打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通过电话找到他的父母,与他们共同商量教育方法,主动地找他谈话,以故事感化他 ,让他懂得“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如果再继续交那一伙人的话,你也向墨一样的黑,最好你立刻离开这样的群体 。”最后还要他与父母许下诺言。以后如果发现问题家校互通情报,共同教育。一个学期过去了,他慢慢地变了,遵守纪律,积极上进,现在他已完全脱离不正当的群体了。
四、总结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转化后进生也非一朝一夕的事,因此只要我们对后进生充满热情和信心,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寻找适合后进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以足够的爱心、耐力和恒心给予他们鼓励,提高后进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就像歌词里唱的那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只要每一位老师多献出一份关爱,后进生将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整个社会乃至整个国家将会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闫学,《跟苏霍姆林斯基学当班主任》,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
2、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漓江出版社,2008年4月,第三版
优秀教师激励后进生方法的研究 (16)(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