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教师激励后进生方法的研究
在学生学习的各个阶段, 总有优等生和差等生两类学生,优等生有优等生的骄傲,而差等生,或所谓的后进生也有自己的无奈。后者除了从自身出发努力学习提升成绩,另一方面就是老师的教育,引导更为重要。而经过多位老师多年的经验总结:无论成绩好坏,每个学生都蕴藏着巨大的心理潜能,激发他们的动机就是激发潜能。增进后进生的学习动机无疑就是激发了他们学习潜能。激励后进生上进、改变意义重大,优秀教师责任重大。所以“优秀教师激励后进生方法的研究”的课题就是激发不同的同学,尤其是后进生不同的潜力,以引导教育的方式帮助其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散发自己的光热,张扬自己的个性,贡献自己的力量。以此为国家培养不同类型的人材,意义深远。
针对这个课题研究,从不同的教育阶段总结如下:
一: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所有的孩子都是好苗子,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材!
家庭教育是教育人的起点和基点,而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对社刚认识,充满好奇的时候,家长有必要适当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目的是在孩子脱离父母的呵护圈进入幼儿园时,能够及早的适应,以便更好的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最理想化状态。
然而在孩子们正式进入校园前,在咿呀学语的过程中,难免会犯一些让家长哭笑不得的错误,若是我们拉过来就打一顿,造成的后果,不是孩子更逆反就是养成胆小怕事的性格。若是能按照“优秀教师激励后进生的方法”的思想正确引导淘气的孩子,正确认识事物,正确认识错误产生的后果,对孩子来说一生受益。例如:隔壁邻居家长的孩子,小男孩很淘气,打坏玻璃,摔坏杯子、饭碗是常有的事儿,开始的时候,父母大吼大叫,导致孩子很胆怯,即便做错了事情也不敢说,甚至跟其他小朋友玩耍时都畏手畏脚,先要看父母的眼色。后来,父母发现这样“教育”孩子是不对的,扼杀了孩子好动的天性,使一个活泼好动的孩子变成因犯错误不敢动手的“小懒虫”,变成了一个“后进生”。父母开始改变教育方式,有意识锻炼孩子做错事用于承担的态度,毕竟是孩子,改变也快,慢慢的孩子由所谓的“后进生”变好了,不但秉持了原来活泼好动的性格,也变得敢作敢当,直到现在工作了都是敢于担当的工作态度。由此可见,用正确的方法激励后进生,即便是小孩子,也会受益匪浅。
二:正确的小学教育方法,初步培养孩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小学虽小但责任重大,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幼儿开始步入知识大门的第一个阶梯就是小学教育,当代社会讲究素质教育,意义在于培养出的学生,人材不光有知识有文化更要有素质,与之前的“棍棒教育”、“饥饿教育”是截然不同的。而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既有正面的指导教育,又要侧面影响教育,也就是保持原有常规教育的方式,使大多数优秀学生齐头并进,更需要用激励,鼓励的方式引导劣等或后进生改变,跟上大部队。
小学生正是探索,尝试的开始,难免会犯一些无厘头的“低级错误”。那作为老师应该正确引导、激励学生,尤其是关注后进生,避免“小树苗长歪”。 (1)赏识学生长处。人都有被欣赏、肯定的欲望,孩童时代的学生更是这样的心理。老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赞扬他们的优点,适时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2)解除学生疑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要认真观察每个学生的动向、疑惑,促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和成长。
优秀教师激励后进生方法的研究 (2)(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