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集体舆论,包括正确舆论和错误舆论两种。一个班集体如果没有正确舆论作导向,就很难形成良好的班风,实践证明,正确舆论的树立和宣传,有利于良好班风的形成。为此,班主任应高度重视班级舆论工作,要旗帜鲜明地批评和制止错误的言行,同时不忽视后进生,要多看他们的发光点,遇到进步或良好的苗头就对他们进行表扬和鼓励。
我班有个女同学,在小学时曾有过小偷小摸的情况。开学不久,她们寝室就出现了钱物被盗现象。有几个熟悉的同学就悄悄传开了,说钱是那个女同学偷的。后来那个女同学找到我,向我反映情况,并非常真诚的解释,那钱确实不是她偷的。她承认自己原来有过一些不好的行为,但现在已经改正了,希望老师能为她做主,她受不了班上和寝室里同学们别样的眼光。我及时的安慰了这名同学,并和保安一起调阅了监控视频,一下子就把这个小偷查出来了,原来是九年级的一名女生。当我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宣布这个事情的时候,我分明看到那个女同学眼里含着泪水。我也真正感受到,在一个班集体中,舆论的好坏产生的效应是多么的巨大。
班主任必须针对班级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大处着眼,从小处入手,提出要求,明确各方面的目标。凡是在班级宣布的制度和要求,一定要落实检查,严格执行。对学生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必须做到认真贯彻,执行到底;久而久之,使班级形成做事严谨、一丝不苟的良好风气。
三、“爱”即老师要关爱学生,和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班风的建设不仅仅是班主任努力的问题,也需要学生的配合与认同。良好班风的建立,班主任首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情感关系,师生间有情,才能使学生动情。班主任付出多少爱,学生就会得到多少情。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要诚恳,要诚心实意地对待学生,要一丝不苟地对待学生,要尽职尽心地对待学生,以“心”换“心”,才能做到通过谈心达到交心的目的,才能做到畅所欲言,才能与学生达到情感上的沟通。只要班主任有“爱心”,学生就会喜欢你,就愿意和你沟通交流,成为“朋友”式的师生关系。因此,班主任平时要做有心人,如天气变冷时,及时提醒学生多穿衣服,小心着凉;学生生病了,主动关心照料,给他们买药或送去医院;学生成绩差了,帮他们找原因、订计划、定目标。要多留意观察学生的情绪变化,要为谈心找机会。比如担任班干部的同学,做了好事或比赛获奖,这时找其谈心,说说他还需要努力的方向,更容易激起学生思想的“浪花”,取得学生的共识,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通过交往形成的,学生在交往中能获取大量的信息,通过这些信息,拓展了学生的社会知识,并提高了学生社会判断能力,促进了学生对社会规范的认同,从而促进学生社会情感的发展。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个性,为集体成员的兴趣、爱好、特长的形成开辟广阔天地,为同学创造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机会,形成合作的意识和精神。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
另一方面,要从学生方面入手:
一、建立完善的班委会,选拔积极能干的学生组成班委会成员
一个班级,要形成良好的班风,光靠班主任老师一个人,那是远远不够的,由于学校工作纷繁琐碎,班主任一个人往往会顾此失彼。因此,建立完善的班委会,选拔积极向上,责任心强的学生来辅助班主任搞好本班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在开学初,认真挑选那些责任心强,具正能量的学生担任班干部,绝不能让那些自由散漫者,不思进取者担任班干部,否则,良好的班风将难以形成。
记得我2001年刚参加工作时,第一次在一所乡镇初中担任班主任,这里的学生小学基础差,大部分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家长在外务工,多数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班风很差,经常有打架,逃学等不良行为,于是我挑选了一个“身强力壮”的同学担任班干部,但没有多久,这个班干部变成了倚强凌弱的“班盖子”,他不但自己不遵守纪律,还伙同个别学生欺负那些老实点的学生,甚至打架,向学生索要钱物,其他学生还不敢告诉老师,于是,整个班级处在“白色恐怖”中。所以,班干部的好坏,举足轻重。班主任应该慎重挑选。
二、建立全面合理的班级管理制度,是良好班风形成的保障
对于中小学生,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并未形成,所以,也不可能有正确的学习观,那么,约束就意味着保护。在班级常规管理方面,要求班主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除了用《中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来要求学生外,各班还可根据学生情况制定《班级公约》、《班规》等有关制度来约束学生。
总之,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风,需要做许多具体而复杂的工作,除以上五个方面外,还需要学校,政教处,科任老师等方面积极的配合和长期的努力,只要持之以恒,不断总结经验,一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使班集体成为一个团结、活泼、奋发积极向上的优秀团体。
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风 (9)(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