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与学生更好的沟通,首先就要解决的问题是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并构建师生关系。在我国古代社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具有绝对权威和至高无上的力量。进入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教师的地位有权威着像平等者、由传播者向求知者转变。师生之间不仅仅是一种基于知识而产生的认识关系,更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一种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的对话关系。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有件事使我记忆深刻,今天就作为案例来说一下。
班里有一名父母离异的男孩子。一二年级时,孩子成绩还是很好的,每次考试都在前五名。三年级上学期,孩子母亲因长期在国外打工,夫妻分居时间长,后来就办理了离婚。男孩子开始并不知情,还一直认为他妈妈在国外,直到三年级期末开始前,父亲把新妈妈带回家后他才知道。随之在考试时,孩子不答卷子,还在卷面上画小猫小狗,监堂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他后并通知了我。由于当时不懂沟通技巧,我赶到后气急败坏地又说了他一通,男孩子竟然没有掉一滴泪,我当时就很惊讶,但也没多想。到了四年级,这个男孩子已经成了年纪有名的打架大王,学习成绩更是降成倒数第一。
对于他的家庭的变化我并不知情,但孩子巨大的变化我看着很心痛,可又不知从何下手。终于,在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我得到了启示,同时也决定运用心理学,将孩子挽救回来。书上说,对于个性突出的孩子,应该有针对地解决问题。于是我尝试着换位思考原则,我耐心地和他的打架开始,讲到武打电影、武术明星、成龙、成龙艰难成名经历、跆拳道、武术、武德…孩子一开始不爱说话,眼睛也不看我,只是低着头听我说。后来提到成龙,眼睛一下亮了,头也抬起来了,甚至还说起了成龙大鼻子的来历,说到后来,我提到电影中一个搞笑场面,他竟然响亮的笑了起来。
从这天起,这个男孩总是没事地找我说话,我也很认真地和他聊天。事情的真正转折在四年级下学期。天气变化快,尤其是深秋后,头天还暖意洋洋,下了一夜雨后,气温骤然下降。早晨到班级,我发现,除了那个男孩子。同学们都穿上了保暖的衣服。看着他冻得直哆嗦,我连忙找体育老师借了件运动服给他。放学时,男孩子一直磨磨蹭蹭不走,我知道他有话要说,就买了两份盒饭,和他一边吃一边聊。近两个小时的时间,男孩子把他的家变化说给我听,又告诉我后母的冷淡,父亲忙于挣钱每天说不上几句话,远在国外打工的妈妈换了手机号,他感觉自己不仅是个没人要的孩子还是一个累赘…男孩子说完就哇哇的哭起来,我也难受的掉了泪。
从这件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一些捣乱、淘气、有个性的孩子他们不是故意变坏,仅仅是为了想引起我们的关注,用爱接受每一个孩子,尊重学生的差异与潜能。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是道德的引导着,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感情、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要传授什么知识,而且还要知道怎样传授,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有技巧性、艺术性的师生沟通方式,是每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教师与学生成功沟通的案例研究(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