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观察能力是一种通过学生的外部表现洞察学生内心世界的能力。班主任必须善于从学生日常行为的细微表现中,洞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及其本质。教育观察能力是班主任了解全班学生、进行工作决策、发挥教育艺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和先决条件。班主任有了良好的教育观察力,就能够在事物尚未萌芽或处于萌芽状态时预见其发展的趋势。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从而较好地完成对学生的教导工作。
4、交往协调能力。
这是新课程下班主任不可缺少的重要能力素质之一,是班主任出色完成带好班级、教好学生的任务所必需的。为了使班内与校外教育影响的方向、步调趋于一致,班主任就必须要具有交往协调能力。它要求班主任要善于做社会、学校、家长、学生之间的协调工作,善于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增强教育力量的强度,调控学生发展方向。所以说,新课程下的班主任不仅在校内应是教育教学的行家,在校外也应当是出色的宣传工作者和社会活动家。
5、应变能力
班主任的应变能力是指其在教育教学中,在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熟练地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机智地变换教育教学方法,灵活而不呆板、巧妙而不生硬地处理,并对学生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班主任处理突发事件,既需要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又需要敏捷的思维和娴熟的教育技巧;既要对突发事件作出迅速而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又要有一定的胆识和决策能力。
二、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1.献身教育,甘为人梯。新课程改革以及班主任工作的性质与特点,要求班主任要具有奉献精神。许多优秀班主任的经验证明,他们之所以能在教育工作中做出卓著的成绩,首先是因为他们热爱教育事业,愿意为下一代的成长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相反,如果班主任不热爱他所从事的事业,不愿为培养青年学生而投入,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失去工作的动力。
2.热爱学生,诲人不倦。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情感基础,是获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前提。为了实现“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最高宗旨,班主任要全心全意地热爱每一个学生,精心培育一代新人。班主任能用“爱生如命”“爱才如命”的感情去教育学生、感染学生,才是其高尚心灵的体现。
3.严己宽人,团结协作。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领导者和组织者,班主任除了自己对学生进行管理与教育以外,还必须联系各任课教师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因此,班主任与其他教师以及与教师集体的关系,不仅反映了班主任自身的道德水准,而且还直接影响着进行班级教育的效果。班主任要严己宽人,支持和配合其他教师的工作,依靠教师集体,团结协作,共同培养学生。
4.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学校教育在学生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是主导作用的发挥程度,还要受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如果三者对学生的“作用力”方向不同,必然导致“作用力”的内耗,从而影响学校教育主导作用的发挥。班主任应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经常地联系学生家长和与教育学生有关的社会人员,从而保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5.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班主任自身道德的一个突出特征。要求学生做到的,班主任必须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班主任必须首先不做。班主任要时时处处努力做学生的表率、当学生的楷模。只有以身作则,才能为人师表。班主任要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品质、风度仪表等方面,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对班主任的要求,也是班主任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要求
参考文献:
[1]赵玉璧. 新课程理念下的班主任工作[J].甘肃教育,2006(01)
[2]徐向东.新课程呼唤新的班主任培训与管理方式[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Z1)
[3]程刚.班主任素质提高的策略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0(01)
[4]刘永春.班主任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准定位[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08(09)
新课程背景下班主任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养(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