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阅读,犹如在知识的海洋里游泳,要想提高阅读的效益,顺利地到达理想的彼岸,就必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而在调查中发现,乡村小学生的阅读方法比较单一,所以需要老师把阅读方法的相关理论知识教给学生,并让学生在读课外书中不断地实践运用,直到熟练完全掌握为止。
4、保障学生阅读时间
俗话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挤挤就有了”。学生在校内的阅读时间尤为珍贵,所以,一定要合理规划。老师可以给每位学生发放阅读记录表,把课外阅读以作业的形式布置下去,要求每天回家阅读课外书的时间不得低于30分,由家长负责记录,监督学生每天完成阅读任务。把看课外书作为每一天学生的必修课,把看课外书作为一项常规的家庭作业布置下去。
三、家长应参与支持
1、提高思想认知
一直以来,很多家长都习惯性地把课外阅读称为“读闲书”。由于是“闲书”,便认为是没用,闲来无事读的书,消磨时间用的。很多家长误认为这种书对学习没有什么帮助,反而会耽误孩子学习的时间,影响孩子的成绩。现在的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功利心都很强,只看重孩子的成绩。只要孩子学习与考试有关的内容。比如,作文书是家长最喜欢给孩子买的,也是买的最多的,因为他们觉得读这个对考试有帮助。如果,孩子们因为看“闲书”,成绩退步了,家长不管三七二十一,也不帮学生分析退步的原因,全都归结为看“闲书”这个罪魁祸首。熟不知,看课外书对孩子一生的成长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所以,当务之急是要提高家长的认知,一方面,需要学校的努力。学校可以拟一份《致家长的公开信》,向家长宣传阅读课外书的重要意义。也可以,在开家长会的时候,由老师向家长讲解读课外书的重要作用以及名人读课外书的故事。逐步地改变家长对课外书的误解,改变落后的思想和观念。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在农村,尤其是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读书无用论”这种思想在农村盛行,尤其是一部分家长深信不疑,如果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好,就早早让孩子辍学,打工。因此,要改变这种思想的泛滥,需要媒体的正确舆论导向,弘扬正能量,并宣传和鼓励全社会成员都读书、爱书,并形成一种良好的风气。
2、营造书香家庭
在学校,孩子们要接受系统的学校教育,课程的设置也是有规定的,各个科目的学习已经安排得满满的。所以,孩子们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家里进行的。作为孩子们的家长,要为孩子们创造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下面的案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3、培养阅读习惯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如果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运用正确的方法,每天自发、自觉、自主地阅读,这样日积月累,书就读得非常多了。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无形的资产,是一笔巨大的财富。他们的一生都将从中受益。
结束语
教育关乎国家的长足发展,发达国家都在积极地开展读书活动,而我们国家仍是发展中国家,更应该把读书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乡村小学课外阅读的开展,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
乡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开展,不只是学校的责任,也是家庭的责任,更是社会的责任。创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首先,学校是学生们读书学习的重要场所,对于课外阅读的推广,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学校应将课外阅读作为一门课程,配备专职的辅导老师,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学期内完成一定数量的阅读,并确定达到课程标准要求的结果。其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引领学生读书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小学生在校时间短,放学后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而这些时间正是孩子们读课外书的好时机,家长要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帮助他们养成读书的好习惯。最后,我们国家要努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要积极地倡导各行各业读书、学习。并加大投入,扶持乡村,支持和鼓励在乡村开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