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版面布局方面
根据尼尔森的实验,将网页分为四个模块,根据相对重要—相对次要分为四个区域。选取985高校中排名靠前的十所大学,对于其标题(logo及图标),栏目导航(标题下各栏目的下拉菜单),资源搜索框,用户服务(网上咨询、入馆指南、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科技查新、学科服务等),学术及活动信息(学术讲座、资源动态、用户活动信息等)以及图书馆动态(内部工作人员信息及活动公告)这几个版块的布局情况进行统计,如表1:对用户来说,资源搜索和用户服务是最重要的内容,图书馆标题和栏目导航次之,应将其合理、美观地放在版面最显眼或较显眼的位置上,从表1不难发现,各图书馆无一例外将图书馆的标题及栏目导航占满了最显眼的①的位置,而有些网站将图书馆动态等不重要的版块放到了相对重要的位置,北大、复旦、上海交大、厦大等一些图书馆的网站上不设这个版块,是很高明的。图书馆网站构建中始终应将用户服务置于网站构建的核心目标,而非图书馆本身。可见,能否合理利用UI的原理,构建合理的版面设计和色彩搭配直接关系到网站用户的体验感觉好坏,一个在审美方面经过专业化设计网站的说服成功率大大高于简单设计的网站。因此,UI的理论与方法是建设图书馆网站所必须掌握的。
表 1 图书馆网页版块布局统计表
四、图书馆设计需要的功能
图书馆网站应该具有资源集成、定制服务、咨询服务、知识交流服务、提供个人空间等功能。其中资源集成功能的实现是难度最大的。
它包括资源的集成和检索。把各类型信息资源作最大限度的集成,按一定规范严格选择和描述,形成规范的知识组织体系,使用户以最少的步骤获得所需的多种服务,或者通过知识导航服务节省用户时间,提高查询和利用效率。这需要选择、收集和整合好数字资源,这是图书馆网站建设最主要的目的。定制服务则体现了个性化服务的功能,根据用户的需要主动向用户推送信息。例如RSS、新书自动推送等都属于这种功能。
咨询服务为用户提供了交互性平台。用户可以和咨询员进行互动,并可多方面参与。知识交流服务功能的推出是因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用户不仅仅是信息消费者,他们也是信息生产者,他们可以在共享的社交网络空间中,创建并张贴内容。因此,借助Web2.0技术,为用户提供一个类似社交网站的信息空间,充分调动学科馆员、教师和学生的隐性知识资源,从而拓展服务功能,成为图书馆网站的又一个功能。主要表现形式有论坛、博客、微博、微信、在线聊天等。
提供个人空间是指为用户提供了一个空间,可以利用门户将自己研究和学习的轨迹记录下来,如我的资源、我的收藏夹、我的检索历史等。在对34所第一批985高校图书馆的调查中发现,在这5项功能中,资源集成、咨询服务和提供个人空间这3项功能的实现比例较高,分别为91%、100%和88%,定制服务和知识交流的实现比例仅为47%和32%,有待进一步完善。表2是部分高校的情况。
表 2 图书馆网站功能统计表
当然,在已实现的功能中也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在资源集成方面,因为全方位的元数据统一检索存在着一定的漏检率,所以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可能需要进一步根据资源的类型或用户的需求进行分层次的集成和检索;在定制和咨询服务方面,各个图书馆的定制服务可以说大致相同,缺乏特色定制。此外,定制服务所推送的资源范围一般都比较大,不一定真正符合用户需要;在知识交流方面,各校用户的参与热情差异很大,有的高校的学科博客人气很旺,有的则缺乏人气。比较起来,由于数图理论属于图书馆学范畴,因此,对图书馆专业人员来说,这是本专业的理论,甚至是本专业研究的热点,所以,各图书馆的网站建设对数图理论的应用都要好于IA和UI。
五、结论
在图书馆虚拟空间建设过程中,图书馆专业人员是主导者,不仅要考虑网站功能的实现,也要考虑网站结构和页面的审美设计,而又由于图书馆的网站需要不断维护和改版,依靠外力是不合适的,因此,应该加强对图书馆网站建设的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这种研究对图书馆专业人员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也对图书馆学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图书馆网站建设的理论与方法(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