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流动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等,非流动资产在公司所占比重不大,比重由2015年29.44%降低到2016年26.86%,且固定资产逐渐减少,商誉有所增加,公司资本结构正在逐渐发生变化。
3 、流动负债分析
流动负债从4832145万元增加到5843975万元主要是因为应付款项的增加。
4、所有者权益分析
所有者权益的增加,主要是提取的盈余公积金和保留的未分配利润增多,说明公司经营业绩有一定的提升。
(二)、偿债能力分析
是指企业到期偿还债务的能力,包括短期偿债能力和长期偿债能力。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企业所面临的外部条件与内部环境日趋复杂,而企业的安全是其持续发展的前提。偿债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是否能够顺利进行和持续经营能力的高低,用来衡量财务状况是否运转良好,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证,也是债权人最关心的问题。短期偿债力主要研究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现金流,长期偿债力分析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已获利息倍数。针对其中几个比率对公司偿债力进行分析
2015年 2016年 标准比率
2016年 2015年 标准比率
流动比率(%) 1.8629 1.83 2
速动比率(%) 1.20 1.005 1
资产负债率(%) 0.5814 0.5751 0.5
产权比率(%) 1.3890 1.354 1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公司2015年流动资产比率为1.83,2016年比率为1.8629,比较稳定,有所好转,但2倍才是最适宜的比率,相差不远,短期偿债能力比较强,没有财务风险。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减去变现速度慢且不稳定的存货、待摊费用等的余额,更能准确评论其短期偿还债务能力,比率为1最合适。服饰公司速动比率上升,但由于流动资产中存货比重较大,还是与公认正常比率相差较远,企业偿还能力并不理想,面临较大偿债风险。
3、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又称为举债经营率,反映了负债所占资产比重,比率的高低对债权人和投资者有不同影响,对于债权人来说比重越低则长期偿债能力越强,而对于投资者来说,负债比率提高得当可以借股东这些资金进行大规模的经营,获得更多的收益,但也是一把双刃剑,风险也随之增多。公司资产负债率呈上升趋势,但都维持在0.6附近,属于高风险的负债经营。
4、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是判断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的标志,比率为1最合适,与资产负债率相同,比率高低对于投资者和债权人有不同影响,2015年产权比率为1.354,2016年比率为1.3890,呈上升趋势,离正常比率相差还是比较大,说明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弱,债权人保障程度低,对投资者来说,投资收益较大。通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可以看出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提升,
但还都低于标准值,企业应该采取措施加以扭转,资产负债率和产权比率看出企业长期偿债能力较弱,扩大融资是企业应有的选择。
(三)、运营能力分析
指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运用、循环程度的大小,用来衡量资产管理方面的效率,营运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资产周转速度,资产周转的速度越快,表明企业资金利用的效果越好效率越高。营运能力分析包括一下几个方面:流动资产周转情况(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情况(固定资产周转率)和总资产周转情况(总资产周转率)。
2015年 2016年 同行业平均水平
2016年 2015年 同行业平均水平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15.5 14 13
存货周转率(次) 2.8 2.5 2.36
总资产周转率(次) 0.99 0.89 0.82
1、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应收账款)用来评价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大小,反映应收账款的变现速度,比率越高,周转性越强,管理效率也越高,这样可以减少坏账损失发生的可能性,增加资金的变现能力,但是比率过高会限制企业销售量的扩大,影响盈利水平。2015年周转率为14,2016年为15.5,而同行业平均水平为13,周转速度变化不大,周转率都高于其平均水平,说明公司对于应收账款的管理比较重视。
2、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用来衡量企业生产经营各个环节中存货运营效率,反映一个企业的销售能力。存货周转率越高,则变现速度越快,销售能力越强,资金占用水平越低,能够反映出企业在采购、储存、生产、销售各个环节的工作水平,通过对其分析可以找出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 2015年存货周转率为2.5,2016年为3,同行业平均水平为2.36,存货周转率升高,相对于同行业来说存货流动性较好。
3、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这一比率用来分析企业总资产的利用效率。总资产周转率高,那么资产使用效率就高,若这个比率较低,则说明资产使用的效率较差,最终会影响企业的获利能力。比率低企业就应该采取措施提高资产利用率从而提高销售收入或处理多余资产。通过计算, 2015年为0.89,2016年为0.99,资产周转率减少,周转速度减慢。同行业平均水平位0.82,说明总资产周转速度比较稳定正常。
(四)、盈利能力分析
是指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盈利能力高低对企业未来发展有着深远意义,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对于企业报表的各个使用者来说,最关心的都是利润问题,是企业各项能力的综合体,所以是财务分析中最重要的指标。通过生产经营获利能力的分析(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率)、资产获利能力分析(总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投资获利能力分析(净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增值率、市盈率)来了解企业的获利能力。
2016年 2015年
营业利润率(%) 7.35 6.2
净资产收益率(%) 15.71 11.46
总资产报酬率(%) 13.29 12.86
1、营业利润率(净利润/销售收入)能够最直接的反映出企业的生产经营获利能力,用来衡量企业在一定时期的销售收入获利能力,比率越高,获利能力则越强,利润率低则可能是是成本管理
费用过高。2015年为6.2%,2016年为7.35%,利润率增加,财务状况很好,说明企业盈利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获得的利润多。
2、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 用来衡量企业全部资产的使用效益,反映企业总资产的利用效果,比率越高,投入产出水平越高,资产运营越有效,管理能力越高,盈利能力越强。2015年为11.46%,2016年为15.71%,说明总资产利用效率升高,说明管理有所改进。
3、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衡量公司自有资本的经营效益,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指标越高,则投资收益能力越强,运营效益越好,因为股东以较少的资金实现了同等收益能力。2015年比率为12.86%,2016年为13.29%,收益率升高,是由于总资产报酬率的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