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文献综述
【摘 要】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企业内部控制失效、治理制度不完善有密切关系。上市公司防范财务舞弊需在公司治理层面落实监事会、独立董事、董事会对管理层财务会计行为的内部监督,并完善对管理层财务会计行为的约束惩罚机制和财务内部控制信息披露
机制。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因;防范对策
一、财务舞弊的含义,研究财务舞弊的意义
(一)财务舞弊的含义。
我国发布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41号一.一财务报表审计中对舞弊的考虑》中对'舞弊”的定义是这样的:被审计单位的管理层、治理层、员工或者第三方使用欺骗手段获取不当或非法利益的故意行为。本文对财务舞弊的含义概括为用财务欺诈等违法违规手段,给舞弊人带来经济利益,而最终导致他人受到伤害或遭受损失的故意行为。其主要表现为:伪造、变造会计凭证或记录;隐瞒或删除交易或事项;记录虚假的交易;蓄意使用不当的会计政策;故意违反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告等。
(二)研究财务舞弊的意义。
对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研究,为国家制定相关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价值,完善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为制定防范财务舞弊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对财务舞弊进行研究对投资者、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社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对投资者,治理财务舞弊,切实保护投资利益;对上市公司,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对资本市场,净化环境,促进健康发展;对社会,加强诚信建设,利于经济市场和谐稳定运行。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现状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是企业有意识地错报漏报会计信息,伪造盈余的会计造假行为,是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之一。近年来,上市公司披露虚假会计信息的案例不断见诸于报端,如长虹海外公司坏账案、广东科龙电器财务舞弊案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除了确保高管职位、隐瞒违法行为等之外,更突出地表现为筹集资金、操纵股价等特殊经济利益动机。比如财务数据主要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获利能力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对投资者作出正确投资决策起到关键作用,上市公司股票发行价格主要依据公司发行前的会计利润,为了提高发行价格,公司便倾向于虚增利润;我国证券市场是一个非强式有效市场,公司管理层也有机会通过操纵公司账面利润,达到操纵股价的目的。实践中,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特征是:第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主要是在内部人控制下进行,尽管理论上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可能出现在各个层面,但实践中普通员工舞弊通过内部控制制度均能有效防范或事后核查,而内部人舞弊则往往利用其特殊地位通过精心设计、串通而使注册会计师难以有效识别。第二,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往往导致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而财务舞弊的相关人员虽然应承担相应责任,但由于投资者在实践中很少追究管理层的责任,造成责任威慑机制失效。第三,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主要手段是会计数据舞弊,主要有伪造、变造上市公司的会计凭证,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和恶意变更会计政策等,最终是披露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
三、财务舞弊成因分析
(一)法律制度存在缺陷
财务舞弊的发生,在一定时期内与法律环境是离不开的。法律在制定过程中存在问题并且法律相对市场信息来说有一定滞后性。尽管我国《会计法》、《公司法》、《证券法》自颁布以来,一直处于修改完善阶段,但我国法律制度存在的漏洞依然很大,有很多不足之处依然有待改进。同时由于会计法规之间存在不协调因素,具体会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制度、会计法规与税收法规之间都存在不协调,甚至存在矛盾冲突。而且我国到目前为止颁布的《会计法》、《注册会计师法》以及各种税法等,有些内容记载不是十分明确。而会计工作是项技术活并且及时反映信息的变动情况。会计法规的制定与会计的实际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
因此,舞弊企业利用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对有些没有明文规定的条例或表示不清的法规进行曲解,从而为会计舞弊找到合理理由,编制虚假的会计信息。
(二)监管和处罚力度不够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的成因与防范对策(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