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
【摘要】文章在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制造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作业成本法应用于我国制造企业的具体设想。应用作业成本法核算成本,可以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成本控制的有效性。本文以Z制药厂第一发酵车间为例,进行了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并据此对其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初步评估,对其成本控制力的增强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作业成本法;成本标的;成本动因
成本会计发展到今天主要有三个模式:传统的成本会计、基于作业的成本会计和产出会计。由于产出会计还不是一套完整的产品成本计算系统,其对企业的日常运作管理仅仅起着指导作用,而传统的成本会计大家均很熟悉,本文仅对基于作业的成本会计进行探讨。
一、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其在我国的发展
作业成本法又叫ABC法,是一种成本核算的方法,该方法以作业为中心归集企业间接费用,然后再将间接费用分配到产品成本。作业成本法起源于美国,于1992年被介绍到我国。1994年和1995年,我国老一辈会计学家余绪缨教授曾陆续在《当代财经》、《会计研究》等著名刊物上发表文章,向国内介绍ABC法。此后,ABC在中国的研究勃然兴起,各项研究系统地回答了我国企业能不能实行ABC、如何实行ABC以及如何更好地实行ABC的问题。
二、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制造业中的应用设想
作业成本法下,产品成本是广义的成本概念,即跟产品生产相关的一切费用都可以记入到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核算内容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之外还包括产品设计费用、产品实验费用以及部分销售费用等。其核算原理是:间接费用先分配到各作业中心,然后再按不同的成本动因分配率将间接费用从各作业中心分配到产成品和在产品。具体包括如下三个步骤:
第一,确认和计量各类资源耗费,并将其归集到资源库中。企业为核算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类资源耗费,需要设置资源类账户。具体设置哪些资源类账户则需依企业的具体情况而定。一般而言,制造性企业需开设如下账户:材料费用账户、工资费用账户、动力费用账户、折旧费用账户和其他费用账户等。通过这些账户对企业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材料物资、人工工资、动力折旧费用等进行核算。
第二,根据企业生产经营过程分析、确认作业,并以主要作业为中心建立作业成本库,将资源库归集的成本价值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库。企业为归集和核算发生的作业成本,需要根据作业成本库设置作业成本归集账户。一般而言,一个作业成本库对应一个账户,账户名称由企业根据作业成本库的名称自行定义。各作业成本归集账户,可以按照所消耗的资源类别设置明细账,进行成本核算。另需说明的是,在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等可以直接认定是哪一种产品耗费的,可直接通过“生产成本”科目记入到产品成本。
第三,将各作业成本分配到产成品和在产品,接转完工产品成本。企业为核算产成品成本,需要设置产品成本账户,结转产品成本时,直接记入该科目的借方,贷方记入相应的作业成本科目。最后,并按照适当的方法将作业成本库中的间接费用分配给在产品和产成品,确定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
三、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制造业的举例应用
(一)作业成本法在某制药厂的引入
Z制药厂位于H市,曾经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大企业集团500强”。然而,近年来,随着H市医药制造业产业群的迅速崛起,该厂在H市面临诸多实力很强的同行的竞争。于是Z制药厂在成本管理上期望尝试作业成本法,以提高成本管理水平,谋求在市场竞争中的成本领先优势。该厂历史上多次管理方面的改革都在第一发酵车间先试验,成功后再推广到全厂其他车间,所以,作业成本法就准备在该车间尝试。第一发酵车间自动化较强,许多工艺环节不需要固定的操作员工。操作工主要集中在发酵、LF提取、LF精烘包等工艺环节。车间的维修活动由机修车间来完成。该车间主要生产LF、MF、PF、JQ等4种产品,同时,根据客户需要,对上述4种产品进行重处理,此外还担负着为第一合成车间提供发酵服务,生产LP。该车间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较好,管理比较规范,为实行作业成本法提供了条件。
(二)在该制药厂划分作业中心并确定成本标的与成本动因
浅谈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一)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