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有助于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内、外部环境
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作业成本法能提供较详细、准确的会计信息,可以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但是,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有会计核算方法方面的原因,也有经济体制、内部控制制度、人员素质和文化背景等深层次的原因。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除了要采用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搞好体制改革和提高人员素质外,还要加强企业自身内部控制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全面推行作业成本法,需要企业具有科学的生产组织和管理制度,实行材料适时供应制度,在规定的时间内将原材料送到规定地点直接交付使用;建立制造单元,将机器按产品组织在一起,并将机器按工序排列,以从事不同的作业,使每一种产品的全部作业在一个单元完成;全员参与质量管理,把全面质量管理放在每个加工工序上,实施瞬时控制;建立看板系统,根据顾客定单生产。
取得政府及有关机构的支持。争取政府机构对作业成本法在我国应用制定会计和税收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普及和宣传力度,并对该应用试点及理论研究给予经费上的支持。转
((二)由点到面,逐步推广
由企业个别部门到整个企业。由于受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全面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条件还不成熟,因此,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作业成本法可以在一些部门如自动化程序较高、间接费用比重大的部门先行运用,再扩展到整个企业。众多的探索结果表明:即使是局部运用作业成本法,对于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也会起到巨大的作用。同时,局部应用作业成本法后竞争力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又会促进整个企业自动化水平的提高和技术环境的改变,为作业成本法的进一步实施提供空间。
作业成本法的推广应用是由个别先进企业到更多的企业的。对于我国一些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自动化程度较高,管理水平较好,应用以作业成本法为基础的费用分配方法会更加科学,同时也更加容易实施。
(三)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在提高会计人员素质方面,应加大对会计人员业务、计算机以及其他方面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掌握会计知识,又懂得相应的管理知识及计算机应用的复合型人才。
作业成本法要在企业中取得理想效果,必须提高全员成本意识,促使全员参与成本控制。作业成本法是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成本核算和控制方法,因此在企业内部要形成从决策层到操作层、从职能部门到班组以及所有部门、单位都重视成本、关心成本的氛围,为推行作业成本法创造良好的环
(四)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
企业在运用作业成本法时,首先应通过“成本—效益”分析,判断是否能为企业增效。不能生搬硬套,不考虑“成本—效益”关系,认为运用了作业成本法就是好的。作业成本法在各国企业运用的经验说明,并不是任何企业都适合运用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的具体实施,一定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流程和经营环境的特点,从而明确企业应用作业成本法的具体目的。由于国情、企业历史基础、产销环境和技术工艺的不同,既不能照搬作业成本法权威理论的条条框框,也不能照搬其他企业的经验。
作业成本法本身是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既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在企业亲自尝试中不断摸索,根据自身的成本特点和工艺特点去不断完善。
总之,在应用过程中要结合企业自身情况,不可盲目照搬、照抄,实施作业成本法要结合企业自身生产流程和经营环境特点。作业成本法系统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既要吸收别人的经验教训,又要在企业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根据自身的成本特点和工艺特点不断完善作业成本法系统,不可企求一步到位。各企业在试用过程中要在不断探索中前进。
参考文献 :
[1] 张国云.生产服务[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9年1月
[2] 杨峰.浅谈管理会计在中小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南通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14期.
[3] 张蕊,饶斌,吴炜.作业成本会计在卷烟制造企业的应用[J].会计研究,2006年7月
[4] 王建礼,杨荣本.谈作业成本法在我国的应用障碍[J].财会月刊,2008年第03期
[5] 姜宁,宁良荣.先进制造系统的作业成本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2008年2月
[6] 郑秀芳,江顺平. 作业成本法在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7年第05期
[7] 颜繁晶,张秀秀,张海霞.作业成本法在企业中的应用商业经济[J].2007年第4期
[8] 金宪凯,王毅,杨超.作业成本法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探讨科技信息[J].2011
年第36期
浅谈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三)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