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顺利应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成本,该制药厂第一发酵车间必须先完成以下准备工作。
1、确定最终成本标的
根据第一发酵车间的生产任务,将第一发酵车间的最终成本标的确定为:LF、MF、PF、JQ、LP、LF重处理、MF重处理、PF重处理等8个最终成本标的。
2、划分作业中心并确定各作业中心成本标的与成本动因
从有利于成本核算和成本控制的指导思想出发,结合第一发酵车间的生产组织特点和工艺特点,将第一发酵车间作业活动划分为6个作业中心,并确定各个中心的成本标的。
发酵中心:对菌种进行一、二、三级发酵,为提取、喷雾干燥等工艺环节提供原料。成本标的为LF、MF、PF、JQ、LP等的发酵液。
LF与MF提取中心:对发酵中心转移过来的LF、MF原浆进行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脱色,提取有效成分,形成粗品。成本标的为LF、MF等的提取粗品。
PF提取中心:对发酵中心转移来的PF原浆进行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脱色,提取有效成分,形成粗品。成本标的为PF提取粗品。
JQ作业中心:对发酵中心转移来的JQ原浆进行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脱色,提取有效成分,形成产成品。成本标的为JQ成品。
LF与MF精烘包中心:对LF、MF粗品进行精制作、烘干、包装,以及有关的重处理。成本标的为LF、MF成品,以及LF重处理、MF重处理。
PF精烘包中心:对PF粗品进行精制作、烘干、包装,以及有关的重处理。成本标的为PF成品、PF重处理。
3、确定各个作业中心成本分配动因
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过去36个月第一发酵车间的成本^^文档进行分析,并结合企业技术人员的建议,从而确定各个作业中心的作业成本动因,
四、作业成本法在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及原因
作业成本法方案的成功实施除了企业应有良好的内控系统、具备一定水平的财务队伍等因素外,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的问题。
1、企业领导的高度关注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其工作量大,效果不确定,加之相关涉及到的人员由于对作业成本法本身不熟悉,在项目的实施中会遇到极大的阻力,若没有企业高层的全力支持,根本无法完成项目的开展。随着方案的逐步推进,相关人员对作业成本法的逐步认识和参与,方案的实施才会成功。
2、有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作基础
要成功实施作业成本法,必须结合行业特点及企业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有切合实际的设计方案是其保证之一。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对一个企业来说是一项庞大的工程,其牵扯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如果没有一套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符的实施方案,作业成本法就不可能在该企业成功实施。
3、作业动因选择应与作业成本相关
作业动因的选择是作业成本法实施的关键之一,作业动因与作业成本的相关性是保证作业成本法成功实施的基本要素。对于作业动因的选择我们可以采用几步走的原则,通过初步确定、试运行测试、再修订的原则逐步确定合理的作业动因。由于方案的初步设计阶段,并没有相关的运行数据,而传统的成本核算系统又不能提供全面的测试数据,因此对于初步确定的作业动因只能等方案运行一段时间后再利用可决系数和相关系数两项指标进行相关性测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一步修订作业动因。
4、选择适合的作业动因
虽然作业成本法对成本的反映比传统成本法更深入细致,但并不是说动因的选择越细越好。在选择作业动因时,应选择最重要的、与本企业相关性最大的因素,这样才能保证作业成本法方案具有更大的操作性。对于那些对成本影响不大的、比较繁琐的作业动因则要尽量避免。这也符合作业成本法方案设计过程中的成本——效益原则。
5、纠正作业成本法实施中的误区
传统的作业成本法理论认为,作业成本法只适用于那些间接费用占全部成本比重较高的企业,对于那些间接费用占全部成本比重较低的企业,则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事实上当企业在传统成本核算模式下已经不符合企业生产管理需要,而作业成本法又能满足其需要时,作业成本法的实施应该还是符合成本效益原则的。因此,在实施作业成本法时,我们纠正作业成本法只能在制造费用占全部成本比重较大的企业使用的误区。
6、方案设计应本着先试点再推广的原则
由于作业成本法的复杂性,特别是其涉及到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一旦运行失败或进行方案的修订都将损失巨大。因此我们认为作业成本法的方案应本着先在局部进行试点,等方案成熟后再在全公司进行推广的原则。这样不论是方案运行中投入的人力、物力都将最小,而且对于方案实施中各部门的沟通、协调成本将变得更低,这样将大大地提高方案成功的几率。作业成本法方案的设计,对于某个特定的企业来说,各种影响因素在企业中所现出来的特征与理论描述有所不同,这即体现了各个企业的特性,也说明单个因素的作用并不是决定性的,只有各个因素之间相互配合,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因此作业成本法方案的设计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灵活设计。而不拘泥于纯粹的理论或其他实施方案的移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方案的成功。
五、解决问题的办法
浅谈作业成本会计在我国制造企业中的应用(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