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进信息披露方式,增加财务数据分析
会计信息质馈特征是以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有所理解或十分熟悉”作为假定前提的。而这一假定前提在市场经济发达围家具有较为普遍适用的基础,因为它们的会计信息使用者群体一般都具有良好的财务管理素质。而对中困的许多会计信息使用者尤其是企业家群体来说,会计信息不能只是一堆读不懂的数字。因而,改进信息披露方式,比如可以将食、啦与诸如因特网之类的计算机网络联网,通过网络采取灵活的方式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各类综合及明细的会计信息,以充分满足不同类型信息使用者在信息需求与使用上的差别与偏好。同时,电算化还町以提高财务核算准确性,在现代科技飞速发展,计算机大量运用的条件下,只能进行简单的核算,忽略对一些复杂数据的核算的手动记账式的传统成本核算应该摒弃,而应该对成本的归集和分配进行精确核算,力求成本的准确计算,为全面优质管理打下基础。此外,中国现行财务报告仍未脱离传统财务报表的形式,向使用者提供的依然主要是需由他们分析后才真正变成有用信息的数据,缺少来自企业的财务分析数据。企业财务报告中,增加财务数据分析的内容,会提高现有财务信息的有用性,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易读懂。至于分析的具体内容,应视企业的组织形式、规模和行业特点而定,但总离不开收入、费用和成本、利润及现金流鼍变动等主要方面。同时,还要改变企业财务管理方面的短期行为,国有企业的管理者的流动性较强,他们对企业的承包期短,使企业行为明显出现阶段性,为突出任职期间的工作业绩,他们很少关心企业的发展后劲,在成本费用的划分、成本差异的调整、计提折旧、大修以及存货的盘盈、盘亏、坏账损失和待摊或计提等方面,出现了该提的不提,该摊的不摊,人为地调整成本等现象,随意粉饰财务报表。
需要指出的是,会计作为一门规范性很强的学科,拓展财务报告的模式,特别是披露大量表外信息,必须在政府出台会计准则加以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同时独立审计工作也要随之改进,拓展审计范围,增加对前瞻性信息的审计,以防企业因提供不确定的信息而陷入诉讼危机中,也防止企业管理当局操纵会计信息。
参考文献
1、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
2、吴联生:《上市公司会计报告研究》,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
3、夏冬林:《财务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特征》,会计研究,2004年,第1期
4、张贤萍:《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财会月刊,2005年,第9期
5、葛家澍:《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会计研究,2003年,第3期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四)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