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效性是信息的最大特点.也是对信息的基本要求。现行财务报告的披露无法达到会计信息质量的及时性,披露的周期、时限过长,如企业的年度财务报告要求在年度末4个月内报出,而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束后两个月内报出。可想而知,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两个月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样严重滞后的信息不可能有什么价值。由此可见.现行的财务报告体系已跟不上现代社会的发展步伐。同时,较长的报告周期为企业进行各种幕后交易创造了时间条件,如在我国的上市公司中,资产重组、关联交易现象一般发生在年底编制报表前。依据过时的、经过调整的信息来做决策,成功的不确定性将大大增加,甚至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严重的损失。
(四)不能满足信息需求的多样性
在今天社会经济日益复杂的条件下,企业组织形式及其在社会和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不断发生变化,除了直接投资者、债权人外。企业内外还出现了大置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包括政府部门、顾客、合作伙伴、社会部门等等。企业内外利益相关者的大量增加。致使信息使用者对财务报告提出了与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完全不同的新要求,呈现为信息需求的多样性状态。传统工业经济下信息使用者注重的是财务信息.而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不仅要获取财务信息,还要获取非财务信息;不仅要获取定量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定性信息;不仅要获取确定的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不确定的信息;不仅要获取历史信息,还要更多地获取预测信息;不仅要获取企业的整体信息,还要获取部分信息。显然。现行的财务报告由于披露内容单一、信息范围狭窄.根本不可能满足信息使用者这种日趋多样性的信息需求。
(五)不能满足对无形资产财务信息的
揭示要求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无形资产、数字资产、金融衍生工具等信息显得越来越重要。另外,企业的声誉、其能源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也会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这些因素无法以货币形式进行描述,所以无法在财务报告中列示。信息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企业生死的竞争,但是由于现有会计报表主要是反映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成本数据,在会计报表中绝大多数是有形资产的信息,无法体现大量无形资产的信息,从而大大削弱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六)不能满足信息需求的前瞻性
可以说。现行的财务报告是面向过去的,主要反映已经出现的财务状况,提供的是以历史成本为主的财务信息,使其缺少有关企业经营过程中潜在的重大风险、经营机遇以及种种不确定性的财务信息的披露。缺少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的披露。无法反映企业未来的经营成果及财务状况。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日益发展和完善,不确定性信息将比以前更多、更突出,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需要的是企业的前瞻性财务信息和预测性财务信息。这些能够反映企业未来财务潜力的信息对会计信息使用者来说更为重要。因此。财务报告必须同时是面向未来的。
二、改进现行财务报告的措施
随着贸易、投资和金融资本闻际流动的增加,国民经济无疑正走向一体化。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会计的性质也进人了一个变革的时代。现行的财务报告模式正在被打破,对财务报告加以改进势在必行。中国现行财务报告的改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一)拓展信息披露内容,适当增加报表附注,揭示非财务信息
现行企业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与改进(二)由免费论文网(www.jaoyuw.com)会员上传。